在日本许多大公司里,员工办公桌下都有免费配置的防灾应急箱,里面虽然只有简单的几种物品,但它却能给突然遇到地震灾害的人员以极大的帮助。
打开箱子,首先是一副手套,它是普通的棉线手套,但在手掌和手指处复合了带有纹路的强力橡胶。这种手套可以提高挖掘砖石瓦砾的能力,还可以防滑,对攀登爬行脱离险境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第二件东西是超薄保温雨衣,它可以有效隔热,有效保护受困者的体温,必要时也可以利用它制成简易的储水器皿。其余物品有两罐应急食品、两罐饮用水、两根经过特殊处理的蜡烛和一盒火柴。此外还有一个高强度的尼龙袋,这种可以背在肩上或系在腰间的携行袋,是为了便于员工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将上述所有的物品放在里面随身携带。
分析一下日本的这些防灾产品,其中一半儿是由纺织品构成,并且不需要较高的科技含量。通过采购,任何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纺织企业都可以组装生产,但是,遗憾的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纺织企业开发类似的产品。
现在,一谈到产业用纺织品,我们想到的是附加值高的产品,可能没有想过一个小小的应急箱也是产业用纺织品涉及的成功案例。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指导思想,以多种资源整合为目的的产品设计方案,是我们纺织企业在结构调整方面的一个瓶颈。
当我们纺织企业在市场上为了一吨纱能多赚几百元,为一米布能多赚几角钱而激烈竞争时,如果看一看国内市场上,一个进口的汽车用婴儿座椅要卖上千元,一根高强度汽车牵引绳、一个车载急救包或者一个保暖睡袋都要卖到几百元,该作何感想?
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但上述纺织产品我们也做不了吗?市场和利润就在我们身边,问题是我们自己在认识和行动上的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