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国内棉花现货市场小幅上涨,涨速较11月减缓。第三批储备棉抛售全部完成,抛储量较11月有所增加。月中,中国棉花协会召开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分析当前棉花形势,提出政策建议。同时确认了189.4万吨配额已经下发,对稳定棉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月内国际市场棉花现货震荡走高,内外棉差价继续缩小。
一、12月中国棉花价格指数运行体现如下特点:
1、稳中有升,涨速放缓。
12月代表国内标准级现货的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月末为14873元/吨,较月初上涨136元,涨幅0.9%,涨速较11月的5.2%下降4.3%;月度均价14806元/吨,环比上涨496元,同比上涨3961元,涨幅37%。
2、内地纺织大省涨幅相对较大。
据对100家棉纺织企业调查,12月,内地纺织主产省棉价涨幅较大,新疆甘肃等地区波动较缓,苏浙及沿海纺织城市价格居首。以328级为例,江苏该月均价为14905元/吨,环比上涨520元,湖北为14888元/吨,涨605元;河南为14783元/吨,涨524元;而新疆为14518元/吨,仅涨330元;对比该等级其他各省价格水平,浙江均价为15016元/吨,位居首位,其次是重庆和四川,为14926元/吨,再次是福建和江苏, 14900元/吨。
3、中低等级差价率大幅缩小。
据对12月份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数据分析,中、高等级棉间差价率变化不大,但中、低等级之间差价率明显缩小。其中429级相较于328级的差价率由上月的1.7%收缩到1.39%,减小0.31个百分点;527级相较于328级的差价率由7.53%收缩至7.15%,缩小0.3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市场新疆棉运输困难,纺织企业用棉以地产棉为主,而本年度地产棉品级偏低,部分企业用四级替代三级。
二、12月影响国内棉价波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抛储量加大,满足市场用棉需求。
12月,第三批国储棉竞拍结束,当月共完成抛储37.9万吨,较11月增加25万吨,增幅66%。抛储量的加大有效补充了纺织企业用棉需求,这也是月内棉价涨幅趋缓的重要原因之一。月内抛储行情小幅震荡,整体折328价较11月有所走低。
截止12月25日,第三批国储棉竞拍全部完成,累计抛储成交507582吨,其中2006-2007年度储备棉368459吨,2008年度储备棉139124吨。至此2009年三批累计成功抛售储备棉2642095吨,其中2008年度储备棉1646151吨,2003-2007年度995944吨。
2、新疆棉运输困难,新棉供求矛盾突出。
12月新疆棉运输难问题仍未改善。由于大量棉花存放在站台上无法外运,企业购销合同难以履行,一方面影响了新疆棉花销售进度,另一方面造成内地资源量和结构不平衡,新棉供求矛盾突出,棉价高位运行。
3、配额发放,进口外棉增加。
12月23日,中国棉花协会在北京召开了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有关部门确认棉花进口配额已如期下发,当月棉花进口量大幅增加,有效的补充了国内市场需求,也是促使棉价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海关数据,12月,我国棉花共进口外棉21.7万吨,环比大幅增长92%,同比增长28.7%。
4、棉商岁末积极销售,市场内棉花供应相对充足。
随着岁末临近,部分棉商迫于还贷压力以及对后市不乐观的预期,加大了销售力度。加上国储棉的抛售,市场资源供应相对充裕,对棉价上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据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信息采集系统调查,截止12月底,2009/10年度棉花商业期末库存为376万吨(包括外棉,不包括国储棉),环比增加51万吨。商业库存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少量收购、加工仍在继续进行,资源不断补充市场;同时抛储仍在进行,纺织企业减少了对地产棉的采购。
5、纺织出口回暖,纱价大幅上涨。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出口数据显示,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开始逐步好转,12月份则大幅度增长,出口值为167.87亿美元,环比增长20.3%,同比增长4.5%,自3月份以来再次实现正增长,并创全年最高。由于外需市场较好,纺织企业年前生产订单基本排满,棉纱价格也大幅上涨,12月份32支纯棉纱价格为21000元/吨,较上月上涨1000元,涨幅5%。
三、国际市场震荡上涨,内外棉价差继续缩小。
12月受国际纽约棉花期货市场影响,国际现货呈震荡上涨格局。Cotlook A指数月均价76.78美分/磅,环比上涨5.01美分,同比上涨21.31美分;1%关税下折人民币13391元/吨,低于同期中国棉花价格指数1415元/吨,较11月份的差价缩小364元。FC Index M月均价为80.86美分/磅,环比涨4.73美分,同比涨23.23美分;1%关税下折人民币14092元/吨,低于同期中国棉花价格指数71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