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东莞长安镇的大街上,十家工厂九家门口醒目处或拉横幅或贴海报“大量招聘”工人。这一现象,并非长安独有,珠三角随处可见;也非现在才有,去年六七月份已展露苗头,春节之后“民工荒”再度凶猛袭来,珠三角企业大面积患上“用工饥渴症”。
有媒体称,目前珠三角起码90%的工厂都缺工,甚至有企业生产线告停……连日来,珠三角频传“民工荒”,经历了去年初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这一现象令各方瞩目。
企业:走在“十字路口”
春节过后长单大单增多,如果招不到人,这些订单就会“飞”掉
缺工,制造业是大户,企业招人也最心切。然而近期广州一些劳动力市场很常见的景象却是,制造企业招人心急火燎,招聘会现场却冷冷清清。
“今年节后我们提供了1万多个岗位给应聘者,比去年同期多了30%。”在广州开发区、萝岗区青年路的西区民营职业中介市场,广州市向盈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劳资主管姚贤营介绍,这1万多个岗位以制造业尤其是电子行业为主。由于感觉到招工存在难度,不少企业都提高了待遇,底薪都超过了860元/月的最低工资标准,普遍达到1000元/月以上,但是前来应聘的人还是不多。
在天河区一个大型普工招聘现场,很多东莞、佛山的制造业企业也赶来“抢人”。不过,现场求职的不多,且多数只是看看而已,直到中午,很多企业还是反映招聘情况不理想。午饭过后,求职者更少了,有的招聘人员开始收摊走人。
“招了一天,只招到10个人。”专程从东莞赶来的一家电子生产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张先生说,去年公司订单大增,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可以说来多少就招多少,但别的厂订单也很旺,几乎个个厂都想招人。因此他们就把招聘的主战场从东莞搬到了广州。
“前几天为赶一批货,去惠州临时请了一些焊接工人,侃了好久价格还是要20元/小时/人,一天8个小时就是160元。”东莞安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兴才对工人的短缺很是无奈。
觉得招工难的不仅仅是个别的企业,在珠三角用工大户遍地都是,节后需要招工几百人、上千人的企业比比皆是。广州新谱电子有限公司每个月都需要新增工人几百人,人事总务长余春霞昨天就已经跑到山东招人;佛山兴华光电有限公司需要招工1000人左右……
招聘人员告诉记者,旺盛的需求主要基于节后生产订单不断,新的生产线增加以及节后农民工回流的减少。他们抱怨现在是有订单没人干活,经济回暖还是赚不到钱。过去用工都找年轻的,现在企业已把年龄线放宽到40多岁,包吃包住,工资最低1200元,干得好再加,但即使这样还是比较难招人。
在广州开发区的一家电子配件生产企业里,过去常常看到的是工人在流水线上忙碌操作的情景,然而现在只有十多名工人在上班。“我们厂的用工缺口高达90%”!工厂主管李先生告诉记者,去年起,不断有珠三角的厂过来高薪挖人,加上过年时不少工人回去就不回来了,所以工厂只能半开半停。李先生对记者说,前些日子销售商又拿来了一批订单,但招不到人不敢接,但不接企业又将维持不下去。他感叹到,缺工让企业走到了“十字路口”。
广州市劳动部门有关人士也表示,从春节过后由于订单中的长单大单增多,企业可以根据全年的情况来确定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春节过后的招聘量明显提升。如果招不到人,这些订单就会“飞”掉,企业将来的生存状况堪忧。
市场:格局悄然改变
用工富裕大省成缺工大省,珠三角市场已跟从前大不相同
事实上,这一格局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出现了苗头,只不过2009年后的感觉特别明显。市场变化如同沙漏,起初不觉得有如何明显的变化,时间一长,蓦然回首时就发现整个珠三角市场已经跟从前大不相同。2009年下半年,珠三角企业开始频频出现劳工荒,企业纷纷招不到工,进入2010年后,在中国传统春节的压迫下,劳工短缺现象却更加明显,用工缺口日渐增大。以至于一些企业不得不放弃到手的订单,劳动部门有关人士也感叹:广东已从用工富裕大省成为缺工大省。
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博导谌新民也认为,珠三角这次缺工短期与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订单经济”直接有关。这类企业订单迅速回升,急需招工,但短时间又难以提高待遇,自然招人困难。
谌新民还认为,随着长三角、京津唐、环渤海、北部湾等经济区域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区域竞争导致部分原本在粤就业的农民工和外省新成长劳动力分流到其他地区。他说,内地城市发展起来了,缺工已经不仅仅是珠三角、长三角,而是全国性的问题,现在连安徽这样以前的劳务输出地也都发展起来,开始出现缺工现象。
来自江西的打工妹张小平告诉记者,现在身边的朋友很多都转战内地二线城市了,离家近一点,“比如南昌,月薪并不比广州低,也都有2000元左右了。”四川打工仔阿明对记者说:“广州的工资水平不比内地高多少,吸引力不高。内地很多城市都在发展,工资待遇不会相差很远,很多工人都不大想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了”。
据劳动部门统计数据表明,前两年入粤的农民工达到1900万,但从去年开始减少到1730万人。
新生代农民工:要求大幅提高
部分企业用工条件与员工的就业意愿落差较大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告诉记者,去年前来广州找工的人仍然创历史新高,截至2009年底,广州已有225.23万名登记在册的外来工,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但就是因为工资谈不拢,企业仍然缺工。
很多招聘代表都感叹,原来的那种吃苦耐劳的外来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很少见了。现在打工的主力军新生代民工提出要求越来越高。
一家制药公司招聘负责人张先生说,准备招300-400名生产工,但前来找工作的基本都是80后、90后,很多都想坐办公室,一听说是制药车间招工,结果一个上午只收到几份简历。
生产类企业难招人,服务类企业同样难招人。南方航空国际大酒店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普通员工月薪酬已有2000-3000元,但很多人都问以后有没有升职的空间,但我们告诉他们主要是一线的服务员,不是招管理人员,那些后生仔一听就没有兴趣了,因此招了几个月缺工还是大约在10%-15%左右,这几个月几乎天天招人还是招不满。
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副厅长葛国兴说,这确实是目前出现的一种新情况,当前人力资源供求匹配存在年龄、性别、技能等错位,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条件与员工的就业意愿落差较大,特别是与新生代农民工多元化的就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一边是缺工,而另一边却有大量人不工作。
据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调查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要求工作待遇好,环境好,且有发展机会,文化生活丰富,但目前珠三角企业不能达到这种要求,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同时,企业需要大量的一线工人,但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学历越来越高,首要选择已经不再是生产工。他们需要有自我提升的空间,做管理人员、做老板是这一代人追求的目标。
另外,待遇好也是新生代农民工所看重的,他们认为现在1500元左右的待遇他们看不上。如果能有3000元左右就比较有吸引力。然而现在企业所提出的待遇与他们的要求相差较远。
对于他们这一要求,不少人是持肯定态度。东莞某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民工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如此情况下,企业仍不打算提高工人待遇或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
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教授认为,虽然目前企业采取的应对方式只能应急,如果不考虑给工人“好处”,缺工企业也不一定能顺利补员。
专家和经济学家们的一致忧虑,在企业方面受到肯定。东莞台商曾鑫国称,对企业而言,要长远发展必须产业升级,提高利润,不能将工人工资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否则要么招不到工,要么接不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