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CPI同比增长2.7%,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 可能的原因包括统计局回补数据等
* 或引发市场对进一步紧缩政策的担忧
* 3月CPI料不会大涨,将持稳于2月水平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的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2.7%,大幅高于市场预期,其中食品价格涨幅尤其明显。
2月CPI涨幅已创下自2008年11月以来的新高,而高于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2.25%)的CPI增速无疑将扰动刚平复不久的市场情绪,引发对央行可能采取进一步紧缩措施的担忧。
数据显示,2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2%,环比上涨3.3%.此前公布的1月CPI同比仅增长1.5%,低于当时市场2.0%的预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周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今年的CPI增幅目标设定为3%,这综合考虑了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效应、国内信贷增长的滞後影响等。
2月数据快速接近政策目标显示,一旦未来CPI突破3%,央行可能出于扭转实际负利率的考虑而启动加息进程。
在听到2.7%这一数据时,多家机构的分析师对此感到出乎意料。他们表示,即使将春节因素考虑进去,根据商务部此前公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数据测算,CPI增幅不至于一下蹿升到这麽高。
事实上,由于食品价格在CPI中占到三分之一比重,大多机构都把商务部公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作为估算CPI的重要依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月食用农产品价格月环比仅上涨1.1%,这一涨幅低于12月和1月。
因此,虽然此前不少分析师都因为考虑到春节因素,预计2月CPI会出现短期高点至2.5%乃至3%,在对商务部公布的周数据进行测算後,他们纷纷下调预估值。
路透对28家金融机构的调查显示,2月CPI增速中值为2.3%,其中仅有6家机构的预测值等于或高于2.7%,仅占总数的五分之一。
一位分析师表示,从以往的情况看,商务部的这项统计和CPI中的食品类型基本相同,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但此次出现明显偏离有可能是因为不同的调研员。
而另一种猜测则是,统计局对CPI数字进行了调整。1月份CPI比预期低很多,因此令一些新涨价因素在2月份体现出来。如此看来,将1、2月份CPI数据结合起来看,似乎更为合理。
至于未来物价走势,由于春节後包括猪肉和蔬菜在内的食品价格已出现明显回落,预计3月CPI不会大涨,增速基本与2月持平的概率比较大。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亦表示,预计3月份CPI将较2月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