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亚洲周刊》3月11日报道,马来西亚年轻华人正在推广穿汉服运动,以让华人了解华夏文化的原貌。他们将汉服与电影《孔子》结合,提出“穿汉服看孔子”口号,并将进一步向社会推广成人礼、祭礼、射礼、年节礼等中华传统礼仪。
3月3日晚,中国影片《孔子》登陆马来西亚。在首映式前,逾五十名身穿汉服的年轻人聚集在电影院,井然有序地在孔子画像前排好队,举行隆重的华夏礼仪,以华人祭拜祖先最隆重的礼节——三献礼,祭拜孔子。许多围观的民众也纷纷参与,对孔子表示敬意。
这批极力推广汉服运动的年轻人提出了“穿汉服看孔子”口号,获得不少民众的响应,让马来西亚的汉服运动从幕后走向荧光屏前,纠正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对汉服及华夏礼仪长期以来的误解。
据称,这也是《孔子》在全球上映以来,唯一一个有组织性地把《孔子》与汉服运动挂钩的国家,这让马来西亚华人多了一个了解华夏文化原貌的机会,推动该国华人回归根本。
当身着汉族礼服的祭祀官在祭祀文中念出:“我马来西亚华人,源自何处?神州故土。我马来西亚华人,来归斯土,所携者何?祖先牌位。所用者何?华夏文化……”围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穿汉服看孔子”活动发起人江志发表示,他们提出这项理念主要是要“缅怀先圣的努力,同时鼓励马来西亚华人以更大的勇气来让华夏文明放射出更灿烂的光辉”。
以江志发为首的汉服爱好者是在07年开始在马来西亚推广汉服运动的,其核心成员主要来自他所领导的大城堡青年运动支会。这批平均年龄少过三十岁的年轻人本着对华夏文化的热爱,很快就行动起来,并且逐渐获得其他地区年轻人的支持。08年,他们主办第一届“华夏文化生活营”,邀请中国讲师前来授课,让学员深层掌握华夏文化。第一届只有逾二十人参加,不过在08年举办第二届时,参与者人数增加至一百人。
从事计算机软件业的江志发否认本身是形式主义者。他表示,世界各个民族,如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人、马来人、印度人,甚至中国的藏族、维吾尔族等都有本身的民族服装,独是汉族今天没有民族服装,这是不可思议的事。他说,许多人把目前流行的旗袍和长袍马褂当作是华人服装,那是不对的,因那是满人的服装,华人的真正传统服装是由黄帝“垂裳而天下治”就开始定型的。
报道说,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参与汉服运动者绝大部分是年轻人,而向来重视传统文化的年长者却不见踪影。汉服运动参与者许欣欣认为,那是因为年轻人比较敢尝试新的事物,不会畏惧社会异样的眼光。她表示,她的父母虽然没有参与汉服运动,不过却鼓励她参与。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讲师严家建认为,汉服运动很有意义,这也是华人的寻根运动,不过马来西亚的国情,让这项运动面对不少阻力。他指出,现代男性已经很少蓄长发,因此在穿汉服时除非带冠,否则那会让人感觉很不协调、不完整。他表示,虽然汉服在清朝后被边缘化,可是清朝毕竟还是属于中国历史的延续,人们不能因此把清朝从历史中切除。民俗研究者,同时也是华夏文化生活营讲师的李永球也支持汉服运动,不过他认为,要多数人来穿汉服似乎不容易,因西装还很适合当前的环境,若有关运动的重点放在传统节日及祭祀仪式上,那是可行的。
江志发希望,在人们逐渐接受汉服运动及汉服婚礼后,他们可向社会推广中华传统礼仪,如成人礼、祭礼、射礼、年节礼(农历新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以期将马国打造成“礼仪之邦”,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发扬光大。正如中国传统文化学者、中国儒教网站长王达三所言,回归传统,重穿民族传统服装,展现华人的从容自信,重建华人的礼仪系统,找回失落已久的中华文化精神,促进华人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