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6年前有温州“炒棉团”在新疆折戟的前车之鉴,今年,百亿浙江民间资金转战新疆收购棉花的说法又喧嚣起来,近期被各方热炒不已。那么,是游资“炒棉”,还是热钱被炒作?
“随着新疆棉花价格一路上涨,至少有100亿元浙江民间资金撤离山西煤矿和国内房地产市场,转战新疆棉花市场。”在近期的国内报道中,类似温州“热钱”涌向新疆的说法言之凿凿,引人瞩目的数据则大多来自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
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办公室主任王艳红表示,外界的传说和对此事的报道纯属炒作,与事实并不相符。王艳红说:“商会从未向任何媒体提供过这样的数据,也无法做出这样的统计数据。”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陈时文说,早在2002年,温州民间资金就已大规模介入新疆棉花收购市场,近期所谓百亿游资来新疆“炒棉”一说,完全是无中生有,否则,在棉花主产区投资建厂的温州棉商不可能一点都没有察觉。
去年以来,从北上“炒大蒜”,到南下海南“炒房”,屡屡传出温州资金的不实消息。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百亿热钱“锁定”新疆棉花的传言无论真假,对国内棉花产业和纺织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都不是利好消息。
近年来,巨量寻找出路的温州民间资金屡遭质疑,不少人认为这些游资四处炒作、抬高物价,因此非议之声不断。对此,一些温商表示,外界在对温州资本流向给予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将其置于被“妖魔化”炒作的境地。
新疆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胡晓武认为,在房地产、煤矿、石油等领域的投资相继遇阻后,温州民间资本已逐步进入了理性的投资状态,再用“炒”来解读温商的投资行为是不公正的。胡晓武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未消除的背景下,对温州民间资金动向的‘过度炒作’和不实报道,损害的不仅是温商的形象,还有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