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初至今,世界再次经历了一轮大宗商品快速涨价的过程,以原油为例,从去年同期最低的四十多美元一路飞涨到近期的八十多美元才暂时停住了脚步。而其他的资源类产品涨价的幅度甚至超过原油,比如铜从最低的两万多一吨涨到现在的六万左右,基本上已经接近金融危机前的价格。
资源涨价,直接影响产业链条的生产成本,并进一步传导到消费领域。若价格上涨影响经济复苏,则不能不谨慎对待。管理层要不要加大调控力度,必然会面临两难的抉择。
大宗商品普遍上涨
现在市场主要大宗商品的价格依然保持比较高的位置。2010年春节后,由于美棉持续上涨刺激期货市场的棉花期货大幅走高,各地棉商纷纷调价响应,在减产背景下,棉价表现尤为抢眼。前后一月时间,皮棉价格从节前15100元上调至16600元,涨幅10%。同时,纺织原料也纷纷跟随,棉纱报价上涨千元,粘胶纤维上调400元,涤纶纤维则因供应相对充裕表现平稳,坯布则均有0.1元/米的上调。
美尔雅期货研发部经理李昶认为,棉纺原料涨价对下游消费造成较大压力。据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PPI指数和CPI指数,衣着类PPI同比上涨2.61%,而衣着类CPI则下滑了1.3%。两相比较,终端企业利润遭到压缩,同时面临“用工荒”及本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利润损伤,服装企业面临的压力加大。
中国国家统计局3月22日公布数据显示,3月1日-10日200个主产县主要农产品价格中,粮食类普遍呈上涨态势,其中籼稻上涨0.17%、粳稻上涨0.46%、小麦上涨0.43%、玉米上涨0.68%。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指出,西南地区爆发的大规模旱灾影响粮食收成,可能会造成物价进一步上行的压力,而3月上旬农产品价格的上行就是表现之一。根据统计,云南全省的秋冬播农作物就有3000多万亩受灾,预计全省小春粮食比上年减产50%以上。如云贵等旱区米商开始入渝购米,加上此前国家上调了主产区2010年生产的稻谷最低收购价,重庆市场米价近来全线上扬。
铁矿石谈判备受关注
这轮铁矿石国际性上涨,使得被称为“国民经济粮食”的钢铁行业面临巨大压力。在正在进行的铁矿石谈判中,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联合提出大幅涨价90%以上的要求,而有消息说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中已有两家表达了对铁矿石季度定价机制的青睐,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铁矿石价格涨幅或翻倍的预期。
据报道,淡水河谷3月份已向客户发出通知说,公司决定从4月1日起以铁矿石指数定价体系取代每年制定基准价格的模式,新的铁矿石价格上涨幅度超过100%。这一提价幅度远远高于市场预期的60%-90%。
值得注意的是,淡水河谷发布上述最新声明的第二天(3月24日),力拓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塞姆·沃尔什(Sam Walsh)在新加坡举办的2010年亚洲矿业大会上透露,未来将采用包括长协机制在内的一系列不同的定价机制来出售铁矿石。他特别提到,力拓“青睐”季度定价机制。另据消息说三大矿山已经和日本钢铁制造商达成初步协议,准备以短期合同取代铁矿石年度合约,这都令本来已经微利的钢铁行业处境更加困难。
美尔雅期货研发部经理李昶分析提出,钢厂在大幅亏损的现实面前,必然会通过提高产品出厂价来消化成本压力。最近,宝钢冷轧系列平盘,沙钢、河北钢铁集团、永刚等国内主要的螺纹钢生产厂家均大幅提升出厂价格,目前三级螺纹钢出厂价约为4200元/吨,比去年同期高了将近1000元。铁矿石的涨价将会传导到下游机械、家电、汽车、房地产等行业,并最终传导到消费类商品上,引起输入性通胀。
调控面临两难的抉择
2008年世界各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纷纷选择了注入流动性等主动性措施以防止经济衰退给本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主动性的措施一方面在推动世界缓慢走出经济的低迷,另一方面却为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上涨埋下了伏笔。
李昶说,随着今年政府将控制通胀放到重要位置,原材料价格的高涨肯定会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的关注。温总理在最近闭幕的两会中提到要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同时把广义货币M2的增长目标降到17%,大大低于2009年的水平。一旦通过有效措施实现这些目标,将对抑制商品价格的上涨起到良好的作用。
当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非没有好的一面。博览财经分析员认为,今年铁矿石价格有非常明显的上涨要求,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截至2010年1月份,亚洲铁矿石,主要是印度和中国矿价格上涨幅度已高于巴西和澳洲矿,这说明亚洲需求,尤其是中国需求正强劲恢复。可以作为参考论据的最新两则消息是:中国1、2月份粗钢产量连创新高;印度2月份通胀率已达9.89%,距离两位数仅一步之遥。第二,如果说亚洲需求首先拉起了亚洲矿的价格,那么美国经济触底并企稳回升将和亚洲需求一起,使得巴西和澳洲矿面临持续上升的中游需求。
看来,管理层在调控措施方面必将面临两难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