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0年来,中国受益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时代将终结,政府投资刺激政策效果难以为继,消费才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但中国当前改革最大的阻力在于政府配置资源权力过大,成为经济增长的体制障碍,在微观领域政府不愿退出管得太多,在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制度建设却又做的不够。”在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园落成典礼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谈到改革出路,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表示,“7年来政府不应管的管太多,应该做的却没有做好。”
在梳理金融危机前因后果,吴敬琏分析说,世界经济体制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即以美国为首的主权国家不受监管约束,过量货币发行和衍生物无序繁殖,导致缺乏物质支撑的企业高杠杆化和社会虚拟财富的膨胀,最终当问题暴露时带来的负面连锁反应。
吴敬琏认为美国人承受危机的同时,也在迅速吸取教训,特别在反思金融危机中,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进行失衡经济的再平衡,西方人过低储蓄率和过高消费的西方习惯也正在改变,因此,中国前20年完全单方面得益于发达国家经济失衡的高速发展将终结。
据他测算,过去一年,中国进出口并没有增加,反而进口增加很快,出口恢复很慢,比例权重大幅下降。与此同时,过去一年,中国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政府投资的拉动,这显然不可持续。
“中国最终经济持续增长需要消费的支持,而消费主要受到生产要素的影响,即土地、资本、劳动(就业)和人力资本(包括劳动技能、管理能力、生产效率)。”吴敬琏认为,长期以来,政府对土地、资本干预的过多,但是对劳动和人力资本缺乏关注。而后者是劳动者收入提高,最终提高消费的主要途径。
吴敬琏指出,中国要持续对世界经济作出贡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结底在于对政府权力的改革。
“事实上,每一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政府不该管的管太多,该管的没管好,但显然收效甚微,希望这一届政府的最后两年能够取得短期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