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印度宣布暂停棉花出口之后,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会给中国棉花进口企业带来一些冲击。目前,中国棉花进口企业的担心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前印度约有40多万吨签约但未装运的棉花(据USDA统计,至4月15日印度棉签约量达到145.2万吨,但装运量仅102.2万吨)。印度政府规定,4月底前必须重新完成出口申报登记。从印度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允许的申报时间来看,40多万吨棉花在一周时间内登记完的希望不大,很多印度棉花出口商都不抱太大预期。
二、部分尚未安排装运的中国进口企业心态比较复杂。一方面,受印度政府自4月19日对出口棉花征收2500卢比/吨关税的影响,大部分国际棉商和代理商要求提高报价,涨价部分由国内进口企业同出口商共同承担。而受4月20日后棉花禁止出口的影响,有的出口商甚至希望“出口关税”由国内进口企业全额支付,国内部分签约价格较低的棉花进口企业想继续履行合约,只得主动接受外商提价;另一方面,即使4月底前完成出口重新登记,印度政府“酌情考虑”装运的说法使国际棉花出口商和国内进口企业处境“尴尬”,无法确定印度棉的抵港日期,纺织企业棉花库存的不确定性增大,再加上最近一周ICE期货近月合约大幅上涨,印度棉商毁约现象增多。
据记者了解,受印度棉禁止出口、国际棉价大幅上涨的影响,装期为4月和5月的棉花进口合同毁约情况明显上升,国内进口企业普遍要承受很大损失和成本压力,因为进口外棉采用远期信用证比较多,合同签订后一般要支付20%-30%的保证金。若不接受国际棉商上调合同价格或因无法及时重新申请出口登记等原因导致采购合同不能履行,损失仍要由国内进口企业来承担。一些纺织厂表示,由于去年11月和12月签下的印度棉价格比较低,即使加上2.4-2.8美分/磅的关税,仍比目前的印度棉报价低3-5美分/磅,因此他们要求印度棉花出口企业尽快重新登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