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消息,中国贸促会经济信息部今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在未来2-5年内,各行业对外投资仍将保持较小的规模,建筑业大规模海外投资的可能性较大。中国企业“走出去”仍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问题包括企业对外投资现状、未来对外投资意向、企业对中国政府促进“走出去”政策和服务体系的看法等。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77份,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和行业。调查报告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中国的对外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比较迅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的中国企业中,有25%的企业进行了对外投资。在投资规模方面,多数企业的对外投资规模较小。61%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的对外投资金额少于100万美元,80%以上的企业对外投资金额少于500万美元。有实力进行大规模对外投资且海外投资金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较少。从投资方式来看,设立国外代表处和办事处仍然是中国企业最常采用的海外投资方式。此外,近年来国内的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已进行了一些跨国并购,并且在企业的未来投资意向中,兼并与收购的形式将会比过去受到更大的重视,以这种方式开展的投资活动也有望增多。
2、制造业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领域,但投资行业日益多元化。在制造业中,纺织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表现最为突出,反映出中国企业在这些产业的出口中有突出的表现。大多数企业在欧洲投资都以设立分销中心或销售办事处为主要形式,目的在于扩大市场;而当企业在发展中经济体投资时,制造业投资的重要性则显现出来。受访企业中,除了投资于制造业的企业外,投资在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等产业的企业也为数众多。总的来说,调查结果所体现出的企业投资特点反映出了中国在出口市场中的比较优势。
3、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开发海外市场、获取海外的资源和技术。面临国内市场需求的饱和压力,开发海外市场成为多数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调查结果还反映出:中国企业在投资发达国家时,更多地是考虑引进先进的技术;而在投资发展中经济体时,更多地是侧重于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
4、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是亚洲、其次为欧洲和北美,投资于其他地区的企业较少。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与中国在经济结构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而且文化传统相近,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商业往来和联系,因此,亚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最佳目的地,集中了大量的中国海外投资,且这种状况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越南因为其经济改革的成效,正日益成为吸引中国投资的一个重要国家。除亚洲外,欧洲和北美洲也吸引了一定数量的中国企业前去投资。另外,在今后对外投资计划中,非洲作为投资目的地的重要性越来越强。
5、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产生较大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的对外投资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造成了很多国家经济的衰退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减少,这对以拓展海外市场为投资目的的国内企业的影响巨大。此外,危机爆发后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国外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等因素也制约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受访企业表示,金融危机对于对外投资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危机削弱了国外竞争对手的实力,为中国企业用低廉的价格收购海外资产提供了机会。
6、当中国企业对欧盟国家投资时,他们主要选择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国作为投资目的地。受访企业在回答今后向欧盟国家的投资意向时,调查结果与上述国别分布相类似。在回答欧盟27国的投资优势时,企业认为欧盟是一个整体市场,使用一种货币并且有一个规范的投资环境,这些特点十分重要。另外,企业认为欧盟最具有投资前景的产业是制造业和批发与零售业。同时,美国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设立分销中心是中国企业对美国投资最主要的投资方法,而目前通过兼并与收购的方式投资的企业很少。投资北美的意向调查显示,美国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比加拿大更具有吸引力。
7、中国企业已经把对外投资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中长期内对外投资的意愿较强。虽然样本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但超过半数的受访企业表示将在今后2-5年内增加对外投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融资渠道和投资方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经济信息部部长赵晓笛在谈及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时表示,本次调查中有59%的企业利用公司自有资本进行对外投资,31%的企业对外投资的资金来自银行借款,这两种方式是中国企业获取海外投资资金的主要渠道。此外,有10%的对外投资企业表示曾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的融资方式筹集对外投资的资金。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融资渠道仍然较为单一,中国企业“走出去”仍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此外,他还表示调查表明在未来2-5年内,各行业对外投资仍将保持较小的规模。建筑业大规模海外投资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