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一场期待已久的人类文明盛会、被誉为“激发人类活力、进取心和智慧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隆重开幕。这是人类社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在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齐心协力铸造一座面向未来的理想之城。
世博会诞生以来,一直是人类共同探索美好未来的互动场所,它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乡村文明到城市文明,从高碳文明到低碳文明……人类的不懈追求都在世博会上留下醒目的足迹,成为许多国家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的标志性事件。
在亚洲,许多国家借力世博会,寻找转型良机。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推动了日本大阪和关西地区产业结构大调整,让关西经济区迅速崛起;1993年的大田世博会则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转型到自主创新型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博会热衷展示的是人与物的关系,是科学、工业、建筑等方面异彩纷呈的发明创造;二战后的世博会开始反思人与人的关系,希望和平利用核能等工业和科技发展;最近三四十年,世博会更希望探究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一部世博史,几乎就是一部浓缩版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和工业文明进化史,也是一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的历史。
上海世博会是人类从高碳文明向低碳文明自觉转型的一次历史性盛会。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上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5万人曾聚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参与全球气候峰会并希望签订一份气候公约,以减少人类碳排放。与会者虽有激烈的争执,却始终有一个不容置疑的共识:高碳文明已经难以为继。
今天,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大超过人类的安全上限,当地球的资源和能源相对于人类的过度消耗而捉襟见肘,当国际金融危机从狂飙突进到暗流涌动——那些曾经争执不休的国际纷争以及意识形态分歧,这一切可能都不如我们正面临的人类共同危机更迫在眉睫。
早期的世博会托举了工业文明的辉煌,但碍于历史的局限,人类对工业化大生产的顶礼膜拜所促成的高碳文明,却也为地球今天的环境灾难埋下巨大的伏笔。
上海世博会将向人类奉献什么?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核扩散、城市化浪潮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充分展示人类从高碳文明向低碳文明螺旋式上升的艰难探索,城市化浪潮与低碳化努力相互依存的复杂博弈,人类在新的对话平台上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这将是一次标志性和划时代的思考与呈现。
从1851年伦敦世博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个半世纪的比照,意味深长。这不是从高碳到低碳、从终点到起点的游戏,而是世博会作为人类文明发展重要驿站的明证。更有价值的是,上海世博会试图让7000万全球参观者,让13亿中国人,甚至让60多亿地球人,在耳濡目染的新技术、新理念引领下,自觉追求低碳文明。
1851年伦敦世博会,面对琳琅满目的蒸汽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代表中国的那12包精致的湖丝,呈现了纺织等中国传统手工业的悠久历史。尽管在当时的工业文明面前,中国的小农经济难掩传统与落后,但纺织一直是世博会不可或缺的元素。
150年以后,纺织大国崛起东方。作为国家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深度参与了上海世博会,精致、富有特色的纺织品及服装为上海世博会增添了无穷光彩。有“寸缂寸金”之称的民族缂丝工艺制作的各国元首夫人旗袍;以上海市市花白玉兰作为女裙造型和服装领口、袖口花型的世博服装;超过300家面料企业提供精选数千块创新面料的纺织服装时尚展会;以及大量由纺织服装企业精心制作的世博会特许产品,都将集中展示现代纺织科技水平,并大力倡导“低碳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与此同时,人们通过这一全球盛会,可充分感受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高科技、节能环保的纺织新技术和新产品。
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映照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中国,那么,上海世博会将更多地告诉世界一个智慧、理性的中国,更深入地与世界对话,与世界交流。走进中国,走进上海,所有的人均可亲眼目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和平发展、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充分感受中国元素、中国气魄、中国特色以及中华民族融入人类由高碳文明向低碳文明的自觉转型。让我们祝愿上海世博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