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行驶在台州市椒江区前所街道,每经过一家企业的大门,就能看到红色的招聘广告或者黑色的招聘黑板报:“急需点焊工、上片工、杂工……”“最低收入1300元,技术员3000元……”
“今年,员工月工资平均上涨了300元。”台州市富得利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欠俊对记者说,“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上马的企业比较多,工人缺口一下子体现出来。之前停工的企业、现在新开的眼镜厂,都需要人手。”
最近,走访了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台州。进入当地的缝纫机制造企业调查后发现,随着行业的复苏,民间资本正在从股市、楼市流向实体经济。
缝纫机行业强势反弹
今年以来,台州市金瑞机械有限公司的办公室经常是人来人往。因为,每天都有好几批来自台州各地的缝纫机厂采购员“堵”在这里。不为别的,就为“抢”些缝纫机外壳回去。据了解,这家企业主要生产缝纫机的金属配套设备,而其客户则来自于椒江区大大小小的缝纫机厂。
“生意这么好,主要原因还是国内外缝纫机市场的恢复。”台州工商椒江分局的工作人员给记者调出了一份统计数据:今年1—4月,该分局的辖区内已经新设缝纫机企业34户。“这还不包括已经在生产,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没有进行注册的企业、个体户。”
在浙江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记者也了解到类似的信息。新杰克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缝纫机生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市场份额占到15%—17%。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内部股份调整,为上市做准备。
“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整个缝纫机市场都在沸腾。”新杰克的董事、总经理郭卫星对记者说,“去年四五月份,是缝纫机行业最差的时候,我们公司只有工人1200名,保底工资是1700元(此为基础工资,正常开工时还有奖金);但现在,我们公司的工人有2200人,保底工资是1900元,普通工人的平均月收入能达到3000元左右。”
企业人多了,工人工资提高了,背景自然是行业景气度提高。郭对记者说,“去年,我们的销售量是30多万套,产值10.6亿元;但今年,我们有信心达到60万套,产值也会大幅度提高,而这一切都来自于行业的强势反弹。金融危机之后,缝纫机业遭遇了低谷,很多企业倒闭、停工;最终导致市场供应大幅缩水。现在,行业需求重新起来了,供不应求,所以导致市场井喷。以我们公司为例,即使不再接新的订单,我们还必须加班加点干到7月份。”
看到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缝纫机行业,这个“中国第一”也丝毫不敢怠慢。郭卫星告诉记者:“2007年的时候,我们启动了一个在临海的高端缝纫机项目,总投资3亿多元。因为金融危机,这个项目进展缓慢。今年,我们董事会决定,快速推进这一项目。接下来,缝纫机行业所服务的纺织业、箱包业,将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所以,我们正在积极开发更加节约劳动力的设备;将来,也许一个人就能完成现在十个人的工作。”
民间资本流向实体经济
“从企业情况来看,台州民间资本正在向实体经济回流。”台州市椒江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1—3月份,椒江区工业性投入达到19629万元,同比增加了19%;外贸自营出口总额达到47959万美元,同比增加70.6%。“投入和产出都实现增长,很明显地体现出资金正在流向实体经济。”
此外,该局还提供了一组数据:截至2009年4月底,私营企业总数3772户,个体工商户总数2288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195户;而今年同期,这个数字分别是4038户、23173户、263户。两个数字都有明显增加。
台州市椒江区星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王伟奇对记者说:“从我们的角度,也明显体会到实体经济对资金的渴望。目前,我们的自有资金是5000万元,银行融资为2500万元。这7500万元的主要去向,就是我们台州本地的特色产业,船舶制造业投入了1000多万元,缝纫机产业500多万元,其他的投入还分布在塑件制造、服装制造、农村养殖业等。”
王伟奇说:“这些资金的去向,我们很清楚,就是实业。我认为,接下来楼市、股市的资金也可能适度回流到实体经济。在目前的大背景下,楼市和股市都赚不到钱;依照资本的‘逐利性’,它必然选择新的方向。而台州人熟悉的缝纫机、造船业,很有可能成为本地资本追逐的首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