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垦利县年种植棉花40多万亩,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和主导产业。为进一步推动棉花产业发展,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针对“病虫害逐年加剧,局部区域排灌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效益;棉花大量外流,本地加工企业“吃不饱”;棉花产业链条短,涉棉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等问题,提出了促进全县棉花产业化发展的三条建议。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产业化发展基础。在全县范围内,尽快搞好农田水利设施普查,全面了解每个村的农田灌排问题,对各乡镇和行政村的农田水利设施科学规划,分层次明确责任主体,多方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其旱能浇、涝能排,提高生产抗灾能力。同时,依托30万亩优质抗虫棉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和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农田水系,倡导使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升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棉花生产增产、增效。
二是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切实搞好社会化服务。第一,实施高产高效示范引导。以发展30万亩抗虫棉为契机,建立万亩棉花高效示范基地,以基地为依托,农业部门加大科技推广示范力度,选育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棉花良种,集中展示优良品种和先进植棉技术,逐步向全县辐射。第二,健全完善服务平台。建立农业信息发布平台,定期发布棉花、农资的供求及价格信息,并在乡镇、街道和村形成信息发布网络,为棉农提供及时便捷的信息服务。第三,大力发展规范的棉农组织。鼓励各类棉花加工企业牵头兴办棉花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开展便利的收购服务。积极组织和扶持棉农以村为单位或相邻的几个村联合,成立棉花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培养本地棉花经销商或经纪人,为棉农实施统一服务,实现农资、良种、籽棉的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第四,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县工商、质量监督、交管等部门密切配合,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全县棉花购销、农资市场的监管,切实维护棉花市场秩序,依法维护棉农的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领导,增强棉花产业发展后劲。首先,成立县棉花产业化办公室,定人员,定编制,从组织上保证棉花产业发展有人管,科学合理地制定全县棉花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出台更加具体的政策措施,指导农民和收棉用棉企业的生产经营。其次,在确保现有企业规模的基础上,加大对科腾棉业、天元棉业、宏远纺织和帝纱纺织等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其快速发展,做大做强,在全县棉花产业发展中发挥支柱作用。同时,鼓励企业新上纺织服装成品、棉籽加工等深加工项目,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再次,积极推进棉花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地知名企业落户垦利,从事棉籽加工、针织、制衣等项目,促进全县棉花产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