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媒体(http://shop61776573.taobao.com)6月16日发表评论,认为尽管近来中国出现企业罢工和薪酬上涨的现象,但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仍将长期存在。
评论称,中国目前出于社会压力显现的阶段,但距离劳动力成本出现历史“拐点”的时刻为时尚早,中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还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最近在中国出现的“本田”、“现代”和“富士通”公司的罢工现象,似乎使人确信中国的Lewis劳动力成本“拐点”已出现。所谓“拐点”一般指一个国家的就业人口因员工素质和技能提高引起工资普遍上涨,导致就业人员紧缺,并使劳动力成本出现结构性变化。但事实是,中国的这一转变才刚刚开始。最近的罢工和涨薪事件只是地区性现象,并不是真正的大规模行为。中国的劳动力依然充足,只是并未完全释放,因为近半数中国人口仍然生活在农村。以下三个因素制约了中国劳动力的流动。一是“户口”制度,二是尚未完成的土地改革导致大部分家庭不能离开自己的土地,三是针对农村人口的补贴依然具有吸引力。
评论称,工资上涨是经济周期的自然产物。中国似乎正经历“经济过热”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出现劳动力暂时性短缺是一种必然现象。为避免工资上涨成为真正的结构性现象,避免社会动荡事件更大范围的扩散至关重要。截至目前,罢工现象只涉及部分外资企业。中国政府各级领导人认为事态尚处于可容忍阶段,同时也似乎想使外资企业感受到在中国的经营不会象以往一般舒服了。
不管怎样,中国政府不会允许这种混乱的局面进一步加重。共产党控制的工会作用十分有效。中国出现劳动力成本“拐点”的时候将取决于其发展的速度。拥有类似发展经历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中国人将在富裕起来后才会真正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目前的部分罢工现象还不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开始丧失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