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16日宣布,首批钢铁、化肥、重型机械、轿车、造纸、棉纺织、肉制品加工等七个重点行业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已经完成,报告显示,我国企业“两化”融合整体上仍处于以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不同行业融合水平差异较大。
评估报告显示,24.5%的评估企业“两化”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重点关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43%的评估企业处于信息化局部覆盖阶段,各单项业务应用有一定成熟度,但协同集成基本尚未开展。22.2%的评估企业处于集成阶段初期或向集成阶段过渡,不同程度开展了关键业务系统间的协同集成。10.3%的评估企业处于深度创新阶段,在市场开拓创新、决策支持和综合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其中,钢铁和轿车行业开展集成性应用较为普遍,重型机械和棉纺织行业总体处于由局部覆盖向集成过渡阶段,化肥、造纸和肉制品加工行业基本处于局部覆盖阶段。
报告还显示,实现业务集成、精细管理和流程再造是“两化”融合领先企业的重要特征。这些企业在单项业务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基础上,实现了研产供销、管理与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的深度衔接和协同集成,优化或深刻变革了传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报告提出,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和资源整合是深化“两化”融合的重要举措。以棉纺织行业为例,提高计算机辅助配棉效果的关键在于原棉品级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在美国,农业部门在收购环节开展原棉品级快速检测,结合使用条形码技术,实现对原棉收购、流通、加工过程中的逐包管理,从源头上解决了从原棉贸易流通到生产加工过程中原棉品级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权威性问题。而我国仅靠在棉纺织行业内部解决这一问题,存在重复检测、检测数据不统一、缺乏权威性、仪器使用率低等问题,直接影响到计算机辅助配棉的推广应用。
评估还进一步证实,成熟适用的工业软件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仍较为缺乏,国外软件和后续服务的昂贵价格也非大多数企业所能承受,这已经成为制约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
报告提出我国“两化”融合下一步工作的四项重点:一是在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中,将推进“两化”融合与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与编制实施“十二五”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与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发展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二是围绕行业重点薄弱环节,把推进“两化”融合落到实处,研究解决跨行业跨部门的重点问题。三是扩大评估的行业范围和参与企业范围,让更多企业了解和借鉴行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四是充分发挥典型企业的标杆作用,对重点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分析,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