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 |
支持重点 |
主要技术目标 |
细纱机 |
具有模块化设计,能配集聚纺、包芯纱等装置 |
并条机 |
单眼并条机具有开环超短片段自调匀整功能 |
精梳机 |
梳理速度达到400钳次/min |
棉纺关键装备 |
粗纱机 |
纺纱速度达到1500r/min,并配置自动落纱与输送装置 |
细络联合机 |
机电一体化程度高,并具有自动联接系统 |
全自动转杯纺纱机 |
具有自动接头,纺杯速度达到120000r/min |
新一代自动络筒机 |
卷绕速度达到2000m/min |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怀良认为,棉纺行业由于成本的上涨,下游需求的支撑,预计棉纱后市将继续保持上涨态势。
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我国棉纺行业产能又出现相对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减量升级,成为棉纺织行业的必然选择。据统计,目前全国环锭细纱机已经达到1.1亿锭,仅2001~2008年的8年间就增长了5200多万锭,超过此前几十年的总和。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引发了原料供应不足、能源消耗过大等诸多问题。
2009年统计数据为:棉纺锭 1.1亿锭,含紧密纺443万锭;转杯纺219.35万头;喷气涡流纺5.9万头。棉织机 120.83万台,含无梭织机51万~52万台,内含进口17万台。
目前,部分棉纺优势企业之所以利润率较高,正是因为这些企业多年来重视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产品结构合理、装备水平较高、劳动生产率较高。而效益不好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大多仍在使用效率低、能耗高的落后棉纺设备。因此,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是实现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内容。
近期棉纺织行业技术改造和淘汰的重点:在淘汰所有“1”字头和“A”字头棉纺织设备的同时,要通过更新改造,推广应用新型、高效、节能的棉纺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支持采用紧密纺纱机及紧密纺长车、集体落纱细纱机长车(1008锭以上)、粗细络联合机;全自动转杯纺纱机及喷气、涡流纺纱机;增加无梭织机,自动络筒机、清梳联合机、高效精梳机生产“三无一精”产品的技术改造。
2000~2008年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的比重,以及“三无一精”产品比例都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例如,在设备方面,清梳联合机的比重从29.1%提高到42%,自动络筒机从32.06%提高到53%,无梭织机从9.29%提高到42%;在产品方面,精梳纱、无结头纱、无梭布的比例分别达到27.1%、64.13%、65.24%。但这些数据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比还有很大差距。例如,2008年国际清梳联机、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的占有率分别是60%、95%、80%~100%,远远高出国内的42%、53%、42%的占有率。先进纺织装备和高效的管理,使得欧洲国家棉纺万锭用工在30人以下,而我国平均在150人左右。因此,棉纺织行业迫切需要通过调整优化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棉纺企业新产品研发方向为:利用新型及多种纤维生产高品质纱线及交织织物;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生产特种天然纤维纱、线、交织织物;采用清梳联合机、紧密纺纱机、全自动转杯纺纱机及喷气纺纱机、高效精梳机、集体落纱细纱机长车、粗细络联合机等先进设备;生产“三无一精”(无卷、无梭、无接头、精梳)产品;高档色纺纱线、色织及长纱织物生产;采用精细化、仪器化检测,提高企业电子配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