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拥有历史文化沉淀、产品稀缺性(多数限量生产)、高附加值、以创新为核心价值等特点使奢侈品被归类到“创意产业”,这与原先“中国制造”所具特点正好相反。通过收购国际品牌,尤其是吸纳其设计理念精髓,延聘其设计师传授技艺,逐步培育本土设计师和自我品牌,就可以逐步过渡到“中国创造”。
遵循市场游戏规则对国际奢侈品“心态放平和”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第一商业网首席执行官黄华军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及代理国际奢侈品的中国企业时感慨道。
他说,前些年,由于中国企业为角逐国际奢侈品代理权而相互倾轧、互挖墙角的事例不胜枚举,“国际大佬们”在中国乐得看中国人“窝里斗”,坐收渔利;而中国企业最终只能吃“哑巴亏”。
此外,国内一些大型购物中心或其他商业地产,纷纷把国际奢侈品牌当“宠儿”,为邀请其入驻,不惜倒贴装修资金等,竭尽献媚之能事。
“别太把国际奢侈品牌当回事。”他的建议是“心态要放平和些”。
至于国内代理商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合同纠纷,黄华军的看法是,“生意上的事”不好妄下结论谁对谁错。商业社会就是契约社会,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收购品牌非必须之举 在全球产业链中找准位置
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经济学系主任洪涛教授认为,商业社会中,中国企业应该学会游戏规则、遵循游戏规则。
国际奢侈品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选择开办直营店,或寻求代理商试探商机,最后选择“抛弃”中国代理,掌控市场的主导权,亲自操刀,或者选择将品牌转让或拒绝出售,这些都无可非议。
有媒体引述专家的话说,中国的行业协会应该对跨国公司进行信誉评级,对“毁约”者进行降级处理,以引导国人消费,并惩戒失信洋人。洪涛认为,这样做并不可取。中国的行业协会目前对行业的发展与协调作用发挥有限,经验不足,公信力有待提高。譬如前些年,国际品牌纷纷指责中国国内假冒现象泛滥,而行业协会在支持维护对方利益方面却乏善可陈。
洪涛认为,现在世界经济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一些跨国公司实现了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譬如有些企业拥有数百个品牌,其研发、设计、生产、组装分散在世界各地。目前,绝大多数国际奢侈品牌都已经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世界一流的生产能力。他建议,中国企业应该发挥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中找准自身的位置,不一定要去完全拥有这些品牌。
天时地利人和 收购国际品牌助结构调整
与洪涛观点相左,第一零售网总裁丁利国认为,中国企业目前面临收购国际知名奢侈品牌的最佳时机,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不仅如此,收购国际奢侈品牌,对“帮助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具有示范意义。”
丁利国指出,国际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处于明显的强势位置,中国企业在谈判签约时不得不接受苛刻条款(如铺货、营销费用完全自理,合同一年一签),甚至被迫接受卸磨杀驴的结局,受尽屈辱。但风水轮流转,受金融风暴打击,欧美许多奢侈品企业目前经营惨淡、陷入财务危机,此时出手收购价格具有吸引力。反观中国,不仅已经“培育”出了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而且本土企业已经积累了相当资金实力,并拥有了世界顶级品牌的市场能力(一个显然的事实是,目前国际绝大多数奢侈品牌已经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但可悲的是,没有一个中国品牌的产品能卖到顶级的价格,“一万双鞋顶不上别人一只包”。
他认为,奢侈品属“创意产业”,其特点是拥有历史文化沉淀、产品稀缺性(多数限量生产)、高附加值、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这与原先“中国制造”所具特点正好相反。通过收购国际品牌,尤其是吸纳其设计理念精髓,延聘其设计师传授技艺,逐步培育自己的设计师和自我品牌,就可以逐步真正过渡到“中国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