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市场预期,昨日出炉的7月CPI反弹至3.3%,创21个月新高。但相关专家表示,CPI虽创新高但属“假反弹”,未来通胀压力不大,各项指标显示,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下半年,CPI或将在三季度迎来拐点,继而缓慢回落。
“CPI同比上涨3.3个百分点中,2.2个百分点是翘尾因素,1.1个百分点是新涨价因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分析,各地自然灾害频发,水灾以及持续高温使得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肉类和蔬菜价格拉动7月食品价格上涨6.8%,在CPI指数八大类中上涨幅度最大。
“3.3%的通胀水平只是一个小波动,并不会形成趋势。”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理论室主任刘霞辉指出,洪涝灾害和旱灾的叠加因素是出现“假反弹”的原因:旱灾对部分地区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但影响存在滞后性,导致7月CPI出现波动;洪涝灾害同样导致CPI出现波动,两项因素叠加造成7月数据出现反弹。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认为,7月CPI的反弹,主要归因于去年同期基数变化,而其他支持反弹的坚实力量并未被观察到。这意味着,其不过是“假反弹”而不具备可持续性。“CPI已是强弩之末,但在价格变化粘性和季节性、气候等因素影响下,CPI在7-10月份之间还会存在反复,最晚将从11月开始回落。”
而谈及CPI的持续走高是否会对宏观调控政策产生影响,鲁政委分析认为,在10月之前,宏观政策仍将以稳为主。“具体来说,货币信贷目标和节奏不会调整,但年内加息已无可能,准备金率的调整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国际资本流入强度未能恢复,岁末年初可能下调准备金率,汇率不得不震荡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