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处黄海南部,长江入海口北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5.1度,全年降水量1040毫米左右,适宜于水稻、棉花等作物生长。南通是著名的纺织之乡,纺织业发达,棉花作为南通传统的优势经济作物,棉花生产一度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棉花价格大起大落,棉田面积大增大减,棉花生产的剧烈波动,不仅影响棉农的植棉积极性,也对纺织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为了稳定棉花生产,提高纺织产品的竞争力,有必要对南通棉花生产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南通棉花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棉花种植面积不断萎缩,总产减少。近3年来,南通棉花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从2007年的58.21千hm2下降到2009年的44.75千hm2,下降了23.12%。同时棉花总产从2007年的7.84万t,滑落到2009年的5.31万t,减产幅度达到32.27%。2007年至2009年,无论是棉花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都是逐年下降的。
2.棉花价格波动大,棉农收入不稳定。近几年,南通地区棉花价格变化较大,每公斤籽棉价格最高时达到7.4元,最低时不到4.0元,高低价格相差近一倍,这种价格变动不仅表现在年际间,而且一年内棉花价格也出现较大的波动。棉花价格的大幅波动,增加了棉农的植棉风险,使棉农的收入极不稳定,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挫伤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影响棉花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3.棉花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高成本低效益。目前南通棉花生产绝大部分采取营养钵育苗移栽,从4月中下旬营养钵制作到11月中下旬籽棉收摘结束一般大约需要7个月的时间。种植棉花劳动强度大、用工多,每公顷棉田需要474个劳动日;而随着抛秧、水直播技术等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推广,机械化插秧、收割的广泛运用,同期种植水稻每公顷仅需要186个劳动日[3]。种粮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强度减轻,用工减少;种棉投入多、机械作业程度低、几乎全为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用工多[4]。本地区农民纷纷选择种植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相对较小、省工的水稻、玉米等作物,棉田面积不断减少。
棉花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生产资料较多。近年来,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物资大幅度涨价。据农业部农村调查总队测算,目前单位面积植棉成本比1984年增加了4.2倍,而同期籽棉收购价格仅增加了2.6倍,植棉的相对纯效益还是降低了。
4.植棉比较效益降低。近年来,国家为了保证粮食安全,连续几年对水稻等粮食作物,实行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直补给农户。而目前种棉仅有棉花良种补贴,且补给良种企业而不是直补给棉农[4],同时由于棉花价格起起落落,棉农植棉收入不稳定,比较效益下降。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棉花成本收益统计分析,2006年农户每公顷植棉纯利润为3376.5元,比前4年分别增减6.5%、-5.1%、0.9%和-32.1%,两年增两年减,减少的幅度远远高于增加的幅度;而2006年农户种植3种粮食平均每公顷收益为3078元,分别比前4年增减122%、499.9%、4.4%和67.4%,同时植棉劳动强度大,耗时费工,植棉的比较效益远低于其他作物。
5.种植规模小,品种“多、乱、杂”现象严重,原棉一致性较差。南通地区人口密度大,耕地面积少,植棉规模小。棉花生产品种布局混乱,品种“多、乱、杂”现象特别严重,有的农户一家种植几个棉花品种。品种数量多,品种布局混乱,不仅影响棉花的产量,而且影响棉花的品质,使得原棉的一致性较差。
稳定发展棉花生产的思考与建议
南通即是产棉大市,也是用棉大市。历史上,南通棉花产量、品质曾经在省内外享有盛誉。为了稳定和促进南通棉花生产,我们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棉花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稳定棉花生产。目前,南通地区乃至全国棉花生产都面临着价格大起大落,棉田面积大增大减的突出问题,影响我国棉花生产和棉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为了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采取了最低收购保护价、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扶持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了粮食生产,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增收。建议国家为保护棉花安全,应采取粮棉并重的农业政策,加大对棉花生产的扶持力度,在棉花良种补贴的基础上,出台棉花最低保护价格并进行监控,当市场籽棉价格低于最低保护价格时,启动棉花收储政策,给棉农从事棉花生产一个稳定的收益预期。建立棉花生产发展基金,开展棉花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保持棉花生产的稳定,促进棉花生产的发展。棉花生长周期长,南通地区易受台风的影响,自然灾害较多,应建立健全棉花生产风险基金,减少自然灾害对棉农造成的损失,这有利于棉花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2.优化布局,形成产业化规模种植。目前我们应借助国家现行的棉花良种补贴政策,通过优化布局,选择适宜于南通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棉花品种,进行良种的推广、示范。发展规模化棉花生产,近期努力实现“一村一个品种”,力争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一乡一个品种”,划片种植,从而逐步摆脱棉花品种“多、乱、杂”的现象,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种植,提高原棉的一致性和品质。
3.加大科技投入,力争简化轻型栽培技术新突破。南通地处长三角地区,企业众多,经济发达,农民增收的途径多种多样。南通地区棉花生产逐年萎缩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现行棉花栽培技术繁杂,植棉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因此,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创新,力争棉花简化轻型栽培技术有所突破,实行简化轻型栽培和管理,加大机械化作业力度,降低植棉劳动强度,实现棉花生产省工节本和高效益是稳定和促进棉花生产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开展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充分挖掘发挥良种的丰产潜能和优良品质,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4.充分利用郑州棉花期货交易市场的功能,规避市场风险。当前棉花生产者应参与组成棉农合作社等组织,积极主动参加郑州棉花期货市场交易,通过期货市场锁定卖出价格,实现套期保值,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对棉花生产者极为不利的是棉农通常根据上年的棉花信息,尤其是价格信息安排来年的棉花生产,生产的盲目性大。建议加强棉花期货市场的功能建设,健全市场信号系统,积极利用棉花期货市场的价格信息,引导农民调整棉花播种面积,减少生产的盲目性,避免因产量忽高忽低而导致原棉价格大起大落,造成棉农收益的大幅下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国家棉花收储和抛储机制,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稳妥处理好国产棉和进口棉的关系,调节棉花价格,保护我国棉农和棉纺织业的利益。
5.促进高品质棉的推广,实行优质优价,提高原棉质量。高品质棉作为长绒棉的替代产品,具有品质好,价廉物美(相对于长绒棉)的特点。以高品质棉纺的棉纱条干好,成纱强力很高,适纺高支纱,精梳纱,可大大降低纺纱成本。江苏省早在几年前,就制定出台了《江苏省高品质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扶持发展高品质棉。南通植棉历史悠久,棉农有着丰富的栽培经验,而且南通具有滨江临海、气候温和的独特地理优势,能充分发挥高品质棉品种的遗传性能,生产的棉花品质好,深受纺织用棉企业的欢迎。南通高品质棉推广起步早,基础好,现已逐步形成沿海高品质棉生产基地,主要包括启东的寅阳、少直、合作等乡镇;海门的刘浩、正余、悦来等乡镇;通州的海晏、三余、北兴等乡镇;如东的长沙、兵房、掘港、苴镇、华丰等乡镇[7],形成了规模化种植高品质棉。我们应积极利用这一优势,努力打造南通棉花品牌,形成高品质棉产业。对高品质棉应实行单独采摘、收购、存放、加工,提高加工质量,减少或杜绝异性纤维,实行优质优价,切实保护棉农的利益,这不仅有利于高品质棉的推广和发展,而且有利于保持原棉的一致性,提高原棉的品质和质量。加强南通棉花产业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将南通棉花做大做强,扩大南通棉花的知名度,促进南通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