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郑州郊区一片泥泞开阔的玉米地里,多辆重型机械车正在作业,两名年轻的工程师正在研究一份规模庞大的工厂布局施工图。
这个规划中的工业园区由100个矩形工厂建筑群组成,中国“世界工厂”最大的企业和出口商富士康公司未来就将坐落于此。
当地农民眼看着这里搭设起密密麻麻的电线和一条条新公路,热望工业园真能给他们带来20万个就业岗位。
富士康科技集团为苹果APPL.O、戴尔、诺基亚及惠普等国际品牌代工生产电子设备,目前在华生产线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周边及渤海湾地区。
河南建厂计划意味着富士康王国将雄心勃勃地向内陆挺进,因为内陆薪资更低,劳动力更充足,但公司仍会把一些高附加值和研发性的工作留在中国沿海地区。富士康高层称,公司拟在明年底前将中国大陆的员工人数增至130万,而目前是92万。
不仅是富士康一家企业在向中国内陆迁移。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英特尔(INTC.O: 行情)已斥资6亿美元在成都建成一座工厂,惠普在重庆的笔记本电脑工厂也已投产。
廉价劳动力并不是唯一的吸引力。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提高居民家庭收入,缩小贫富差距,这使得中国工人日益成为消费大军的一员。将工厂设在消费市场附近不失为明智之举。
农民支持
“这里大多数村民觉得是好事,”当地46岁农民孟祥庭(音)谈到郑州工业园时说,“他们保证这里18到50岁的人都会有工作。我不感兴趣,不过倒是愿意为这里的工人开家小商店。”
孟祥庭正在园区建设工地用铁锹挖一些废石料,用于修缮自己的破房子。因为将来的工厂离家近,像孟祥庭家这样农村家庭的孩子未来就不必背井离乡跑去沿海地区,过传统农民工的苦日子。
今年发生的富士康“跳楼事件”以及沿海地区罢工潮也促使外资企业加速迁往内陆,因为内陆劳工市场还不像沿海地区那样动荡不安。
随着富士康的内迁,其供应商也需要向内陆迁移。工人们需要住房和购物场所,有些人甚至会购买汽车。毫不奇怪的是,公路建设正在郑州工业园区热火朝天地展开。
一名工头正在监督一群戴草帽的工人紧张地铺路,这条路将连接郑州的高速公路网以及国际机场。他说,工人们在过去三周已经铺了四公里路。
“富士康效率惊人,他们的速度太快了,”工头说。
效率惊人
在中国发展迅速的内陆地区,很多人的工作效率都同样出色。
制造商纷纷在内陆省份建设大型工厂,以规避沿海地区飞涨的成本。一直在寻找低成本供应商的沃尔玛(WMT.N: 行情)等大型客户正从内陆地区新开张的工厂采购越来越多的产品。
而新的高速铁路的铺设,也在缩短中国内陆与世界的距离。
制造商向内地挺进的趋势正好与中国城镇化进程相呼应。地方政府正拼命在原来的农业用地上建设扩张城镇,以吸引沿海地区的农民工返乡。
在未来数十年内,这一城镇化进程吸纳的“新市民”人数可能会超过美国的人口总数。
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加强内需正是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扭转失衡状况、进行战略转型的方式之一。美国奥巴马政府敦促中国实施的也正是这种转型。
“我们的生活会彻底改变,”农民孟祥庭说。“明年8月份可能会有10万名工人进来。人越多,生意就越好。”
虽然也有小部分制造商计划将生产基地移到海外,如服装业者看好孟加拉,制鞋业者青睐越南,但专家认为,向中国内陆转移更是大势所趋。
香港贸易发展局的一份近期调查显示,2,400个制造商中有四分之一会选择在中国内陆建新工厂,而只有八分之一会选择在亚洲其他国家建厂。约有一半的制造商声称会留在中国沿海地区。
拥有沃尔玛等客户的大型采购公司利丰的总裁乐裕民(Bruce Rockowitz)表示,在华制造商将继续向内陆转移,“这是未来之所在,这种趋势可能还会持续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