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受关注的话题就是商品价格的上涨。一季度末,大家开始感叹蒜、辣椒、土豆价格上涨,后来上涨最快的是租房价格和绿豆价格,现在是姜和茅台酒。大家都认为实际物价应该是在上涨的,但从统计局公布的CPI却看不出这一趋势。
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CPI的涨幅仍然较为柔和。7月份CPI同比上涨3.3%,增幅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基本全部归因于食品类价格同比增幅从上月的5.7%提高到6.8%。食品类中权重最大的肉禽及其制品价格7月同比增长4.1%,增幅比上月提高2.3个百分点。受高温多雨等天气因素的影响,食品类中另一项权重较大的鲜菜价格7月增长22.3%,提高7.7个百分点。粮食价格增长11.8%,连续三个月增幅较平稳。经季节调整后,7月份CPI环比上涨0.5%,增幅比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季调环比折年率为6.2%,比上月提高6.2个百分点。
其实,居民感受到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与CPI表现并不明显,主要是由于CPI的结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所造成的。CPI由八大类商品的价格指数构成: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文化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与通信、居住。
商品价格指数与CPI
在八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中,有一大类商品价格指数总是在拖累CPI朝着负增速的方向运行,那就是衣着类,今年以来拖累的程度更大,平均每月同比负增长接近1%。出现这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服装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款式和质地要求更高,这就导致产品的更新较快,老的款式很容易被淘汰,导致价格出现下跌,而我们在统计商品价格指数的时候更多采用以往的同类商品,因而该类商品价格指数在统计中呈现出持续的下跌。
其次有三大类商品价格指数对CPI在零增长附近运行起着稳定作用,这就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文化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这三大类一部分构成涉及服务业,由于劳动工资上涨,这一部分都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但这三大类的另外一部分构成是属于制造业产品,由于产品属于制造业,产品更新比较快,旧产品很容易被淘汰,价格的上涨更多地体现在新产品方面,例如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普通液晶到LED,居民在这方面消费的支出水平是不断地提高,但CPI很难体现,因为统计时采用以前的产品作为参照物,确实价格不但没有上涨,而且由于产品被淘汰,价格还有所下跌。由于这三大类商品的价格指数从构成来看,一部分在涨,另外一部分却在跌,两相抵消,所以这三大类商品的价格指数呈现出总是停留在零增长附近。
还有一大类商品的价格指数也很难有较大的变化,那就是交通与通信,它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交通费、车用原料。由于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产品的性质与前面所谈及的制造业商品一样,在CPI构成中一直延续着负增长的趋势。而交通费更多属于政府管制的项目,很难涨价。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车用原料价格今年以来呈现了同比上涨的趋势。但这三部分商品价格指数的合力使交通与通信总体并没有上涨趋势,而且近几年来也总是在零附近,没有多大的起伏。
烟酒及用品价格指数在CPI构成中的涨跌更多体现在酒类产品,因为现在烟更新也呈现出较快的趋势,价格的上涨更多与新产品相关。酒的上涨与整个食品价格的上涨密切相关。
因此,当前阶段CPI能体现出来的物价涨跌主要集中在食品和居住。由于CPI各构成部分的权重是通过抽样调查由居民的各项支出构成决定的,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一项偏差就是相对富有的人群对统计调查不是很热心,这就容易造成食品类所占的比重容易被夸大,同时在食品类中,粮食和肉类所占的比重也容易被夸大。从当前的CPI构成来看,食品类所占的权重大概在31%-33%左右。这就形成当前的CPI更多是反映了粮食和肉类的走势,而且在CPI中,它们的上涨还要受到其他几大类的稀释。去年经济复苏以来,粮食价格在国家的调控之下出现了温和上涨,但以猪肉为首的肉类价格却一直处于相对低位,这就形成了CPI的涨跌都是跟着“二师兄(八戒)”在走。所以今年以来尽管我们都感受到了物价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但CPI却仍然处于温和水平。
短期对物价上涨保持警惕
既然CPI很难反映经济体中物价的真实情况,那么作为货币当局而言,在考虑和制定货币政策时就不应该把它作为惟一考量价格的因素。此时,把居民对当前物价的满意度指数和资产价格指数纳入价格体系综合考量,将使货币政策的制定更加科学和贴近现实。
物价上涨的危害是显著的,将直接造成中低收入阶层重新返贫,加大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例如今年以来的富士康事件,对于此事件的原因,很多人认为是企业对员工过于苛刻,员工的工资太低,也有人认为是中国劳动人口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其实,事件的发生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去年以来物价的上涨,造成员工生活成本的急剧上升,但与此同时,员工的工资并没有同步上涨,从而导致员工的幸福指数急剧恶化。因此,作为决策当局而言,如何有效地避免物价上涨,一直成为调控政策的重中之重。
尽管今年上半年国家一直在预防通胀的预期,打击囤积农产品(18.60,-0.17,-0.91%),有力的调控房地产,避免房价上涨过快,但在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国内宽裕的流动性条件之下,当前物价上涨的压力和居民的通胀预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未来仍然任重而道远。
流动性的宽裕必然会使货币流向商品领域,形成囤积、哄抬等炒高商品价格的现象。尽管房地产遇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调控,但房价并没有出现大幅松动,与此同时,却出现了租房价格的大幅上涨。由于前期房价和一些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导致劳动力工资有补涨需求,这也将加剧物价上涨压力。由于今年国内外的自然灾害,加剧了食品价格上涨压力,国内洪涝灾害,直接加剧了粮食价格、蔬菜价格和肉类价格上涨的压力,海外俄罗斯的火灾,导致俄罗斯对小麦出口的禁止(俄罗斯是全球第三大小麦出口国),加剧了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这些都将进一步造成短期内物价上涨的压力和加大居民的通胀预期。
但事物的演变总是充满离奇和复杂,当前在出现物价上涨的同时,经济增速却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外需方面,美国消费品订单的快速下滑,欧洲在主权债务危机的压力之下开始紧缩财政,在紧缩的财政压力下,预计未来半年的经济复苏将重新面临困境,外需再次回落是属于大概率事件。展望内需,投资增速的回落、房地产调控的延续、地方融资平台仍需治理,内需的萎缩也在情理之中。内外夹击,让人很难看到短期内经济回升的希望。
在经济增速面临下滑的过程中,决策当局很容易放松对物价的警惕,这就促使在复杂的经济局面下,经济体很容易出现“滞胀”的局面。当“滞胀”一旦形成,将加大经济调控的难度,它将使货币政策变得更被动和容易造成货币政策失效,从而延缓经济的衰退周期。
因此,短期内我们仍需对物价上涨保持警惕。
(作者为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