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正是植桑养蚕的丰收季节,在河北省南宫市垂杨镇各个蚕茧收购点热闹非凡。
“我家今年养蚕4张,种桑园3.5亩,收入有望突破2万元。”郝尚营村60多岁的农民郝东增,刚刚接过钞票,喜色洋溢在脸上。他说,过去他家靠10亩棉花只能解决基本温饱,现在植桑养蚕一亩地的效益是以前种棉花的3至4倍。全村有养蚕户22户,蚕农人均纯收入仅此一项可达1000元以上。
植桑养蚕从“无”到“有”是垂杨镇蚕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的“东桑西移”、“南桑北移”的机遇,大力推广养蚕技术,使全镇近千户农民抱上了“金娃娃”。目前,该镇桑园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成为河北省最大植桑养蚕基地。
为走好植桑养蚕这条特色致富道路,垂杨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助力植桑养蚕发展。一是宣传发动。该市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组织全镇42个村的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山东泰安、浙江桐庐等地参观学习。让群众直接感受植桑养蚕带来的经济效益。一方面,邀请山东菏泽等地的种植典型、大户现身说法,使“植桑养蚕、致富发家”的观念深入人心。二是科技推动。该市从外地专门聘请植桑养蚕的专家来本地讲课,组织乡村兴桑养蚕技术培训会25次,现场观摩15余场次,学习人数达2500多人。同时,总结示范户的植桑养蚕经验,归纳成为操作流程表,组织专家编写《植桑养蚕月报专刊》,并印发给养蚕户,解决了大家的技术难题。三是服务带动。该市鼓励相关乡镇,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建立桑蚕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良桑苗繁育、载桑补助、养蚕大户设施补贴和表彰奖励,大力发展养蚕大棚和小蚕共育示范点,缓解蚕农投入不足的矛盾。同时协调金融部门,为植桑养蚕农户,每亩协调无息贷款1500元,并且积极与山东省日照市茧丝绸集团进行合作,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取得明显成效。目前,该镇农民仅植桑养蚕一项年收益可达22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