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9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将重点从廉价制造业转移 由于担忧曾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廉价制造业即将被淘汰,位于中国工业核心的公司近期正在加紧革新他们的业务。
近期,已有多家在华中外企业逐渐削弱廉价生产线所占的业务比重,而开始做原创设计并设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尽管现在去判断这些改变能否带来成功有些为时过早,但是经济学家们均认为这种尝试是非常有必要的。
长年以来,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是世界各大品牌的廉价制造工厂,使得这一地带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地区。距离香港并不遥远的东莞市,则一直是玩具、纺织物、家具和运动鞋等商品的制造中心。
然而,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成本急剧上升,同时中国正想方设法制造中档产品的消费者需求,有专家认为这一地区经济模式的改革,将有助于舒缓这个国家的薪酬压力,并且树立更加平衡、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
从几个月前开始,由于人力成本的攀升,中国的制造业成本已经因劳动力短缺而大幅上升。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的上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来已经在走下坡路的出口利润。多年以前北漂工人排队等着找工作的现象,在如今已经不复存在,这使得工厂主们已经没有挑选劳工的余地。而长远来看,地方官员希望鼓励的是创新,而非一成不变的低成本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