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过后,在北京一家报社工作的陈晓静,扳指一算,“宅”在家里那几天不知不觉就买了上千元的“网货”。
如今,我国像陈晓静一样热衷于网络购物的人数已达1.42亿,相当于英国人口的两倍多。
据互联网咨询机构易观国际统计,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2133亿元,已接近商务部发布的2009年全年的2586亿元。增长速度之快,还可以从一个数据中窥斑知豹——117%,这是从2007年至2009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年均增长速度, 约是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速度的6.5倍。近几年,中国网购发展迅猛,已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2010年网络团购模式将拉动9.8亿元的消费市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的增加,支付体系、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等,网络购物日渐成熟,正变革着社会消费模式,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
“在网上逛街,不用出门,通过电子银行支付,送货上门,点点鼠标就完成交易,很方便。”陈晓静说,2009年,她每月花在网购上平均有800元。
而且,货品丰富且齐全,“几乎没有什么商品是网络上没有的。”陈晓静感慨。目前互联网上的商品已经达到数十亿件之多,除了有形的货品,无形的服务也同样可以网购,从买保险到房屋租售,从水电缴费到手机充值都有。
另外,由于省去了店面租赁、销售渠道等费用,网络上不少商品的价格比实体店要低不少。来自卓越亚马逊的数据也显示,大宗电器商品直接上网买可以让消费者节省10%—30%。
而随着网络团购模式的兴起,价格优势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39元买两张电影票外加一份爆米花和两瓶饮料、1折吃大餐……据预测,2010年网络团购模式将拉动9.8亿元的消费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姜奇平秘书长认为,网购对消费品的影响,在初期阶段,主要表现在挤出暴利,后期则表现在给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促进生产的转变。
据透露,二三线地区网购市场正在迅速崛起,已经占据了中国网购市场的半壁江山。专家分析说,这意味着网络购物这趟快车的引擎已经由大城市时尚人群更换为马力更为强劲的大众市场。
“中国网购市场经过十年厚积,已进入薄发阶段。未来还将有更为迅猛的增长。”主打网络服装销售的电子商务网站凡客诚品副总裁吴声表示。
网民的人均网购消费力不断增强,网购成为内需新动力
那么,对商家来讲,中国网购黄金期的成色到底有多足呢?
仅一分钟,单在淘宝网,至少可以卖出969件服装、203双鞋、164件饰品……一天的交易额则可以“摸高”到9亿元。据了解,淘宝网2008年的交易额5倍于沃尔玛2007年在中国的销售额。
同时,网民的人均网购消费力不断增强。上海消费者2009年在淘宝网上人均消费达1300多元。而互联网咨询机构艾瑞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网购用户中,近两成用户全年累计网购金额超过5000元。
中国网购潜力巨大,姜奇平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4.2亿的网民,特别是进入商务消费阶段年轻网民都将促进网购继续壮大。
这样具有潜力的消费增量市场,已经越来越受到传统企业的青睐,不少企业纷纷转型为“网陆两栖”,或是以官方旗舰店、授权专卖店等形式亮相各大网络零售平台。
B2C网站也呈现出集群式快速成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09年新增B2C网站4000家,而2010年B2C企业的新增数量将达到1万家。这些网站推动的消费增长不可小觑。
此外,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农民网商创业的“星星之火”。据介绍,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东高庄村400户村民,先后开通网店卖羊绒线,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达到了20多家。这样的例子还有江苏沙集镇、浙江义乌青岩刘村等等,这些地方逐步形成了一个个农民网商群体。
内需战略不能“漠视”网购潜力
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近3%。不过,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尚未完全纳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网购对消费的拉动率有多大,统计方法还正在研究中。
不过,3%这一数字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相当差距,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数据显示:早在2007年,美国网购市场在其零售市场的比例为3.72%,英国是4.5%,韩国则高达8.65%。
而在电子商务专家、北京正望咨询公司总裁吕伯望看来,目前,汽车、粮食、果蔬等很少进行网购销售,在适合网络销售的服装鞋帽箱包、数码产品等日用消费品和时尚类产品等行业中,网购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要远超3%。
姜奇平认为,网购将走过三个阶段,现在网购在社会消费中还处于补充阶段,以后将会逐步发展到与实体经济并驾齐驱的阶段,之后,还将进一步发展到引领、主导和带动的阶段。
专家指出,中国的网上零售贸易异军突起,国家启动内需战略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从政策来看,中央和地方政府明显加强了对电子商务的重视力度。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这是“电子商务”第一次出现在国家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众多省市积极响应。
阿里巴巴副总裁梁春晓建议,亟待形成与网商和电子商务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法律等制度体系,期望相关政府部门充分借鉴和吸收成功电子商务实践所“内生”的治理规则,逐步形成适应和促进网商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