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棉花价格上涨,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表示,由于受供需基本面、土地价值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棉价高位运行将持续一段时间。
中国—东盟家纺贸易合作会议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这也是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期研讨会由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纺织服装商会、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广东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不少与会企业家欲借助东盟商机抵御棉花价格上涨带来的寒意。
赵玉敏认为,农产品受气候影响大,由自然灾害导致的减产是棉花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的经济复苏势头好,纺织行业对棉花的需求旺盛,加上冬季来临,老百姓对纺织品的需求预期也是维系棉花价格处于高位的重要原因。
近日,中国郑州棉花期货交易市场的棉价连创新高。10月21日棉价更是甩开了中国意外升息所带来的影响达到历史最高,主力1105合约(2011年5月期棉)上涨915元,收报在每吨24995元,涨幅3.8%。远月1109合约则以涨停价收盘,报每吨25020元。
国际棉价也在近期不断飙升。美国洲际交易所(ICE)国际棉花期货价格上周五创出有交易记录的140年来新高,ICE期棉12月合约盘中一度触及每磅1.198美元,这是自美国南北战争以来的最高价格。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万军表示,中国的确是一个棉花消费大国,但国际棉花价格飙升更多的是因为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元疲软弱以及游资炒作,把棉花价格上涨归咎于中国的需求显然是不合理的。
对此,中国已采取多种措施减缓高棉价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8月10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中储棉)发布公告投放60万吨国家储备棉。随后不久,中储棉再度抛售了40万吨国家储备棉,以缓解现货市场供应紧张程度。仅10月20日,国家储备棉花通过竞卖交易就抛售储备棉30435吨,全部成交。
新疆、安徽、江西等主要产棉地的棉花采收已经展开,专家预计新棉上市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棉花供应不足的情况,但由于棉农在棉花价格上涨时的惜售心理等因素影响,新棉上市的对棉价的影响一时难以显现。
参加中国—东盟家纺贸易合作会的广东省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萧健承表示,棉花涨价、劳动力价格上涨和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已经对下游纺织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纺织品作为制造业消耗品,不同于房子,纺织厂家很难将成本的上升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他建议,企业摆脱传统的简单加工赚取低端利润的经营模式,细化分工、加强合作,走品牌之路,向物流、设计、深加工等高附加值要效益,以开拓包括东盟10国在内的海外市场。
10月19至24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包括中国、东盟10国乃至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在内的众多参展商,展位数46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