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湖北、安徽、新疆等省区籽棉收购陆续展开,月中下旬扩展到全国范围,由于主产区阴雨天气,采摘上市整体推迟且进展缓慢,籽棉收购价格高开高走,推高了皮棉成本。纺织企业采购新棉较为谨慎,随买随用,纱线售价有所上调。月末为满足纺织用棉需要,稳定棉花市场,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增加抛储40万吨。国际市场价格在基本面和外围市场带动下,继续呈现较快上涨,内外棉价差缩小。
一、9月中国棉花价格指数运行特点 1、现货价格止跌回升,后期涨速加快。9月份,受气候影响,籽棉上市推迟,整体收购进度放缓,市场对棉花减产的预期放大,收购价格高开高走,带动皮棉现货价格止跌回升,后期涨速加快。月末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为22684元/吨,较8月末的18005元/吨上涨4679元,涨幅26%。月度均价为19328元/吨,环比上涨1204元,涨幅6.6%;同比上涨6288元,涨幅48.2%。
2、新棉上市时间影响不同地区棉价涨幅。据对100家棉纺企业调查,9月份,新棉上市较早的省份由于资源供应量有所增加,棉价涨幅相对偏小,其中安徽和湖北省328级月均价为19213元/吨和19260元/吨,分别较上月上涨1082元和1102元,429级为18771元/吨和18813元/吨,分别上涨1143元和1069元。而冀鲁豫等上市较晚的主产区,及浙江、广东、重庆等以用棉为主的省市,棉价涨幅相对偏大,其中河北和河南省328级月均价为19397元/吨和19365元/吨,分别上涨1212元和1261元,浙江和重庆相同等级月均价19730元/吨和19545元/吨,分别上涨1414元和1302元。
3、上市新棉等级偏低,中高等级差价率扩大。9月份上市新棉以4级左右为主,以CC Index328为标准级计算的等级差价率,中高等级有所扩大,中低等级有所缩小,其中129、229级从8月末的3.84%和2.69%,上升到9月末的5.91%和3.50%,分别提高2.07%和0.81%;429、527级则从8月末的2.23%和8.11%,缩小到9月末的2.19%和8.18%,下降0.04%和0.07%。
二、9月影响国内棉价的主要因素 1、新棉上市推迟,品质下降。受今年生长期低温阴雨等不利气候条件影响,新花上市较往年推后10-20天,开秤企业少,收购数量小,多数在9月中下旬才开始加工,新年度皮棉供应量同比往年明显减少。气候因素直接影响今年棉花品质,高等棉花减少,人为抢购超水棉和混等混级棉花,加重质量隐患,内地棉花多以4级为主。
2、棉价上涨,棉农惜售。受单产减少、收购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影响,棉农交售并不积极。
3、内外棉价联动上涨。9月份,USDA和ICAC进一步调减全球期末库存,同时市场现货销售活跃。在外围农产品和中国因素的带动下,国际市场棉花期现货走高,超过100美分/磅,内外棉价联动上涨。
4、抛储增加40万吨。为满足纺织用棉需要,稳定棉花市场,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增加投放国家储备棉40万吨,竞卖交易连续进行。9月份共成交储备棉44万吨,其中公检部分(29、30日成交全部为未公检进口棉)加权平均等级3.9,平均长度28.35,平均价格20049元/吨,折328级20544元/吨(净重),折公重高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月均价816元。
5、纺织厂上调棉纱价格,新棉采购谨慎。在原料价格快速上涨情况下,纺织厂不断上调纱线价格。9月末,针织32支纯棉纱和精梳40支纯棉纱分别较8月末上涨5125元/吨和7050元/吨,达到31125元/吨和37800元/吨。棉价快速上涨,纺织企业购棉谨慎,运营压力加大,不敢接长单,企业限产压时、减少用棉已经出现。
三、国际棉价较快上涨,内外棉价差继续缩小。 9月份美国农业部进一步下调全球期末库存,现货销售形势好,加之美元下跌,外围农产品上涨,带动国际棉花期现货价格继续上涨,并突破100美分/磅。其中ICE期棉近期10月合约月均价96.62美分/磅,上涨9.95美分/磅;FC Index M月均价为108.62美分/磅,涨15.49美分/磅,1%关税和滑准税下折人民币分别为18580元/吨和19042元/吨,分别低于同期中国棉花价格指数748元/吨和286元/吨,价差较上月缩小1266元和1242元。(中国棉花信息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