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的前一天,恰好其大儿子许志华喜得一女。
或许是因为初次见面不是很熟悉的缘故,刚进入办公室的时候,许景南很严肃。我问他,为啥当爷爷了这么大的喜事,您表情还这么严肃呢?他说现在是工作时间。
对于匹克,或许很多白领都会有些不屑一顾,匹克自己在公司介绍中称,匹克是第一个进入NBA场内的中国广告赞助商,印象中NBA赛场上一直都是耐克、阿迪达斯垄断者,突然冒出的匹克或许让很多人惊异,而这种惊异可能更多的是对于国内品牌的不自信。
许景南也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就是2005年刚刚赞助休息顿火箭队的时候,他要去美国看现场,到了机场边检的时候,工作人员问他出国的目的,许景南回答说自己是NBA的赞助商要去现场看比赛。工作人员心想,匹克怎会和NBA搭上关系?这个理由不成立,想要拒签。最后好说歹说的情况下,他才得以过关。
不仅仅是这位边检工作人员,很多人对闯入NBA赛场的中国品牌都没有自信。但是许景南对此很从容,他说匹克最开始瞄准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国际品牌,不管外界理解不理解,品牌一直都是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从最早的丰登制鞋厂,到将公司命名为象征着勇攀高峰的英文单词PEAK,到在国际赛事露脸,登陆H股……匹克一步步的践行着国际化战略,不过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国内品牌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花哨的营销,大手笔的在广告和赞助费用上砸钱,品质的进步与其更逊色些,或者这方面的功课还需要补一补。
而回过头来,梳理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国际一线体育品牌的发展历史,都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值得当今人借鉴。
从起步来看,阿迪达斯与耐克的创始人都是运动员出身。adidas的创始者,阿迪·达斯勒先生,是一位拥有运动员身份和鞋匠技术的德国人,nike的创始人是俄勒冈大学的田径教练比尔。鲍尔曼和菲尔。耐特——一名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 。
与最熟悉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打交道是他们最初的策略,所以这些公司的起点就是生产适合运动员的科技含量高的运动鞋。
回顾匹克的历史,许景南创业初期则只是想着要给耐克做代工工厂,阴差阳错的才做了PEAK这个品牌。而晋江的安踏、踏步、361的起点也大都类似。
我问许景南,为什么在起点上会有如此不同,但现在国内市场的结果来看,晋江的这些企业却已经开始与耐克和阿迪达斯抗衡?
许景南说,这与企业创建时所处的国家和社会经济环境有关。
着实,让我们用另外一个品牌KAPPA来说明这个事实吧,在70年代初期意大利发生了一场深刻的社会文化变革,可以称之为是反抗、叛逆的年代。在这场变革之中,服装也随之适应着新的生活方式:正式服装不再受欢迎,休闲服装开始流行,Kappa便是这场变革的产物。
在80年代初期,ROBE DI KAPPA(其创始人)带有前瞻性地开发了运动服装市场,于是诞生了Kappa Sport(现在的Kappa)。
而晋江这些鞋服企业创业初期所处的商业环境更为封闭,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究竟是依靠计划还是依靠市场仍处在初级的争论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仅仅是需要满足温饱。
那为什么是晋江而不是其他地区会同时出现如此多的体育品牌?晋江的企业家们的幸运就是生在了这个自古就有经商传统和对外贸易的沿海港口,在80年代,当东亚四小龙劳动力成本已经抬升的时候,耐克和阿迪达斯这些品牌企业自然就会将工厂转移前一到与台湾毗邻的晋江。
而又因为晋江政府的开放与开明,企业之间互相学习和借鉴,一旦有一家企业走品牌发展的道路,后面便会有学习者跟进。
而今,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消费市场也呈几何级的扩大,如此背景下又给了这些品牌提供了再上层楼的机会。
国际化品牌是许景南从创建匹克之初就确定的目标,而现在外界看来,承继其理念的重担已经落在了长子许志华等第二代接班人或者说管理层身上。
许景南最早将匹克的品牌带入了NBA的赛场内,成就了中国体育品牌在NBA赛场的处女秀,许志华则升级了这一战略,今年匹克带着阿泰、基德、穆托姆博等5位NBA球星在中国多个城市都掀起篮球旋风。
而其目的不外乎将匹克NBA球星中国行打造成匹克与消费者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将“I can play”的匹克精神与NBA球星魅力充分融合,以国际篮球文化的形式传播出去,带动影响更多的消费者。”
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质量和品质才是企业最终抢占市场的关键, 值得期待的是,匹克正在洛杉矶筹备建立研发中心,将利用海外据点的优势,加深人才、市场、价格、原材料等多方面发展的国际化程度,进而提高品牌的议价能力。
对于匹克等体育品牌而言,四个字:固本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