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疯了,业内异口同声。从2010年9月1日的1.3万元/吨,到11月3日的接近2.8万元/吨,短短两个月时间,国内棉花价格仿佛坐上了过山车,累计涨幅高达54%。11月11日,终于迎来了棉价的一个重要“拐点”,郑棉回调至26955元/吨,不久,新疆棉花现货市场价格也跟着快速下降跌至27000元/吨。
一个月内的疯涨暴跌让很多家纺企业摸不着头脑,浓厚的观望情绪中打乱了企业的整体战略布局,尽管短期的暴跌使棉价的上涨趋势得到了抑制,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价位仍然高高在上。
棉价上涨直逼家纺企业生命线
造成棉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HOLA特力屋商贸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顾忆华在采访中说道:“不是只有棉价的问题,而是整体的物料成本增长,同时伴随着通货膨胀,我觉得这个必须面对的。”
专业分析师表示,前期的上涨因为产棉区受灾导致棉花减产、质量下降,市场供求存在很大的落差。同时在劳动力价格提升、燃油涨价导致运输成本增加等诸多因素叠加下,再加上游资的“火上浇油”共同推高棉价,而之后因为政策的密集出台以及获利资金闻讯迅速出逃,造成了棉价的暴跌。
纺织企业本身利润率就不高,在这样忽冷忽热的市场中更加显得无助,原材料的疯狂上涨挤压着利润空间,直指他们的生命线。中国家纺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表示,国际家纺市场对家纺产品价格上涨承受力一直较差,连续的原料涨价过快过猛无疑将使企业的秋冬订单及长期订单严重受损。“一旦原料涨价增加的成本难以转化,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就将被吞噬。”一位家纺企业的负责人说道,之前棉纱价格上涨会根据市场行情调整经营品类的比重,确保公司的经营利润,但是现在纺织品原料几大品种都在涨价,而且涨幅较大,面对这样的市场行情,纺织企业就显得尤为被动,一时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另外,记者了解到,纺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亦受到冲击,除原料大幅上涨外,近三个月来美元对人民币贬值2.64%,加之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如同雪上加霜。
家纺产品提价还没有正式开始
棉价上涨必然转嫁到下游产品上来。新一轮家纺产品的涨价势在必行。“就国内市场而言,由于9月份以来的棉花涨价是在8月份的价格高位之上进行的,企业自身难以消化,必须相应调整产品价格,调价后产品的销量肯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中国家纺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坦言。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到宝缦家纺总经理陆维国,他认为棉成品价格上涨有一个延时效应。“因为成品生产有一个周期,大致在两三个月左右,在涨价之前我们已经有了相应的备货,但是只能补充20%、30%,如果这一段时间棉价还不下跌,我们将开始准备明年春夏的产品,所以价格上涨真正体现在明年的3、4月份。”
而消费者对于市场上棉价的上涨的反应不尽相同,在采访过程中,有消费者告诉记者,因为市场上的价格较高,也不会要储备床品而在这个时候急于购置,所以购买几率不高。而有些顾客反应棉衣棉被是居民必需品,所以我们也不会因为价格的上涨而不在冬天进行购置。
家纺产业链上下游应共同抵御风险
棉价的暴涨暴跌深深地切入了家纺企业的软肋,浓重的观望情绪、无所适从反映出当下家纺企业在市场中的不成熟与脆弱,家纺企业正在经历着从金融危机后的第二次挑战,如何将危机转化为机遇,是摆在企业最严峻的一项课题。
凯盛家纺的渠道总监周剑华告诉记者,“棉价的不稳定,对企业近期和未来的发展都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波动过程中,我们企业应该更多的做好备货计划,结合市场的销售,做好企业对产品,原材料的备货和生产,避免过大的市场冲击。正常的波动对我们成品行业是不会有影响的。”
“经济形势无法左右,所以懂得看准时机规避风险,对于企业来说是最实际也是最有效的应对价格起伏的方式。”嘉兴秀洲区一家纺织企业的负责人这样说到。
家纺行业专业人士说道,对于市场走势的准确判断,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等方式来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在危机面前,产业链的上下游共同合作、相互承担,共同抵御原材料波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