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2010年12月13日文章:随着中国经济滚滚向前,担忧也随之而来
记者:大卫•巴伯扎(DAVID BARBOZA)
过去两年,受大规模政府刺激计划和国有银行积极借贷的帮助,中国经济好似安装有涡轮增压发动机,滚滚向前。
但是越来越多经济学家开始担忧,中国这个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全球金融危机时的一根支柱,可能会在明年停滞,因为不断增长的通胀率加上高涨的政府贷款和资产泡沫。
两家信誉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公司表示中国仍将继续增长,但他们最近也警告说中国银行系统存在潜在威胁。惠誉甚至暗示中国存在另一波同地产市场紧密相连的银行呆账的可能性。
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前几年,由于不断高涨的坏账使得这些国有银行几近破产,中国政府被迫出手解救,进行资产重组。
这些银行现在更加强大,近年来,在一系列公开股票发行后,从全球投资者募集了数十亿资金。
但就在上周,皇家苏格兰银行的一名分析家建议,应对冲大量资金流入中国造成的风险,加上高涨的通胀率将会导致 “最后审判日 ”(day of reckoning)。
中国经济年均增速约为10%,假如中国经济锐减,将会对全球经济是一个严重打击,由于中国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有助于支撑亚洲和南美洲经济增长,甚至是在美国和欧盟仍在经济危机中挣扎时。
而且由于中国是美国国债主要持有国,也是美国最近几年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中国经济任何的减速都会对美国公司造成伤害。
北京已注意到这些风险,最近开始采取行动,通过提升利率加强房产销售,监管银行借贷,控制国内增速,抑制高涨的食品和房屋价格。
周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北京承诺要调控通货膨胀并稳定经济。这些承诺就发生在央行要求银行提高资本准备金几天之后,这已是本年第六次提高准备金。政府周日公布了消费者价格指数,11月达到5.1%,是近三年来增幅最快的月份。
分析家认为接下来几个月或有更强硬的调控措施,但挑战仍将继续增加。
“有太多变动因素,”汇丰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屈宏斌说。“要说事情不复杂,那是不诚实的。”
乐观人士认为中国政府在过去十年熟练的调控经济向正确方向航行,需要时快速给经济升温,经济过热时则出手打压。
分析人士表示,这一次北京并不仅是同通货膨胀做斗争,也在努力重新调整经济结构,脱离对出口的依赖,朝着拉动国内消费而努力,希望创造更加平衡更加持续的经济增长。
中国还面临着不断增长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一些贸易合作伙伴坚持认为中国人为控制货币贬值,从而给中国出口商带来竞争优势。
北京则认为货币升值将会伤害到沿海工厂,他们靠微薄利润维持运营,升值将迫使他们解雇数百万工人。
最紧迫的挑战似乎就是通货膨胀,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实际情况可能要比最新公布的数字得更加严峻。房价已经飞涨,今年以来牛奶、蔬菜和其他食品价格更是飙升。
“货币供应量太大,”安迪•谢说,他曾任摩根斯坦利经济学家。“他们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现在土地价格在一些地方增长了20倍,其他地方甚至增长了100倍。通货膨胀范围广泛。走进超市你会发现中国的牛奶价格甚至比美国更贵。”
上海平均月薪为350美元(约2400元),一加仑牛奶现在就需要5.5美元。
今年沿海省份工资也快速增长,劳动力短缺,工人要求高工资。许多分析人士预计明年工资水平仍将增长。
分析人士表示这对工人来说是好消息,但同时也会改变中国经济的活力还有出口企业,这也是更高通货膨胀的一个因素。
北京现在面临清除过量流动性的压力,在2009年初期,经济刺激计划引发国有银行大肆放债。分析人士表示贷款中大部分流入了地产市场进行投机。
除了在大型国有银行限制放贷,北京最近关闭了数百家地下银行并试图限制地方政府借款建造大型基础设施,其中一些都是铺张浪费。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对北京而言,真正的解决方案是让更多产业进行私有化,让市场扮演更重要角色。金融危机打击之后,政府假定对经济更多控制能发挥作用。
分析人士表示现在国有银行和大型国有企业不情愿放弃他们对所处行业的控制,因为在这些行业他们处于垄断地位。
“通货膨胀并不是最严峻的问题,”上海中欧国际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许小年(博客)说。“我们必须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经济结构。我们需要更多改革开放政策,看看教育、医疗健康、通讯和娱乐产业内的垄断。我们需要创造更多工作岗位让经济更具创新性。”
耶鲁大学金融系教授陈志武(博客)同意这种看法。“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将是未来出问题的地方,”陈教授在电子邮件中回复说。“他们将成为银行和金融系统真正麻烦的源泉。”
尽管没有一个经济学家会预测中国几十年来牛市行将终结,许多人还是变得更加警惕。最近惠誉评级公司同预测咨询公司牛津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审视了中国经济下滑对世界的影响。
惠誉公司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率明年为8.6%,比今年的9.7%有所下滑。但这份几周前公布的报告认为,假如经济下滑到5%,其他亚洲经济体将会遭遇严重影响。报告称全球的钢铁、能源和制造业都会遭受严重打击。
惠誉公司分析人士非常谨慎,没有预测中国经济大幅下滑。但他们表示假如这种情况发生,“很可能源于地产泡沫破裂同银行危机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