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官方PMI回落至三个月最低,至53.9%
* 新订单及购进价格指数降幅明显,分别为2.9和6.8个百分点
* 增长动力仍平稳,未来经济下行趋势不会很明显
* 稳定物价措施初见成效,後期压力仍较大
中国12月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连续四个月上升後首度回落,较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分析人士称,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仍平稳,未来经济下行趋势不会很明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周六公布,1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3.9%,明显低于路透访问分析师预估的55.5。
分项指数显示,同前月相比,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升,但升幅较小,多在1个百分点以内;其馀各指数均有所下降,其中新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降幅较大,分别为2.9和6.8个百分点。
"12月份PMI指数较上月降低1.3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下降比较明显,值得关注。"CFLP新闻稿援引特约分析师张立群称。
不过他亦称,11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较上月略有提高,出口和投资增长率明显提高,从这些情况看,未来经济下行趋势不会很明显。
有分析师认为,12月中国央行加息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等紧缩政策以及高企的物价压力,使得需求和供应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温,这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及平稳增长的需要。
官方制造业PMI自2009年3月升至荣枯分水岭50上方後,迄今已连续第22个月保持在50以上.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新高;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
官方PMI图表

**新订单及购进指数回落,紧缩政策是主因**
虽然12月PMI录得四季度最低,但仍高于长期平均水准,且生产指数等虽回落,但仍处较高水平,表明当前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势头并没有改变,也说明制造业正在朝向增速适度、结构优化等预期方向发展。
12月新订单指数及购进价格指数回落显着,分别为55.4%和66.7%.分析认为,一系列抑制通胀的紧缩政策初步见效,通胀压力有所减缓,但通胀依旧是当前中国最严峻问题.未来针对价格压力而出台的紧缩政策,料仍是意料之中。
中国11月CPI同比涨幅创出28个月新高,料全年涨幅超过年初设定的3%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日前表示,2011年中国CPI高点可能控制在6%之内,高点或出现在明年一季度。
为控制通胀,以拉住节节攀升的物价并遏制资产价格泡沫,中国央行在12月频频出手,先是宣布年内二次加息,并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後于26日上调了金融机构贷款(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两者均为两年内首次调整。.以昭示其货币政策加速回归常态的决心。而央行选择在明年上半年物价高点到来之前进行紧缩,亦有利于抑制通胀预期。
中国央行副行长胡晓炼上周表示,下一阶段央行将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常规价格和数量工具,加强工具使用的有效组合。
紧缩预期强烈,导致中国股市沪综指11-12月累计下跌约5.75%,终结此前连续四个月涨势。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下表为各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
2010年 |
2009年 |
|
12月 |
11月 |
10月 |
9月 |
8月 |
7月 |
6月 |
5月 |
4月 |
3月 |
2月 |
1月 |
12月 |
11月 |
10月 |
PMI(%) |
53.9 |
55.2 |
54.7 |
53.8 |
51.7 |
51.2 |
52.1 |
53.9 |
55.7 |
55.1 |
52.0 |
55.8 |
56.6 |
55.2 |
55.2 |
下表为12月制造业PMI各分项指标(%)
指标 |
2010年12月 |
11月 |
比上月 |
PMI |
53.9 |
55.2 |
下降 |
生产指数 |
57.5 |
58.5 |
下降 |
新订单指数 |
55.4 |
58.3 |
下降 |
新出口订单指数 |
53.5 |
53.2 |
上升 |
积压订单指数 |
50.7 |
50.5 |
上升 |
产成品库存指数 |
48.7 |
47.7 |
上升 |
采购量指数 |
56.8 |
57.4 |
下降 |
进口指数 |
50.4 |
50.6 |
下降 |
购进价格指数 |
66.7 |
73.5 |
下降 |
原材料库存指数 |
50.8 |
49.7 |
上升 |
从业人员指数 |
51.5 |
52 |
下降 |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 |
49.6 |
48.9 |
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