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最近对全球140家建筑工程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亚太区多项大型基建工程不断推动这些公司的业务发展,扭转其他地区的跌势。
毕马威2010年全球建造业调查访问了140名来自全球25个国家的大型建筑工程公司的高管人员,收集他们对业界前景的意见,并出具了一份名为《适应不明朗的环境》的报告。46% 受访者来自欧洲、中东和非洲的企业,30% 受访者来自亚太区的企业,而24% 受访者来自美洲的企业。
虽然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整体较为缓慢,但建筑业的前景仍然强劲。接近半数来自全球各地的受访者预期,由于需求增加、企业拓展新服务范畴 (如能源等领域) 或进军其他地区 (如中东、亚洲、澳大利亚、非洲和印度等) 的市场,下年度的合同量将有所增加。亚太区受访者对前景最为乐观,21% 受访者有信心2011年的合同量将录得显著增幅。
超过三分之一来自亚太区的受访者指出,政府推出的各种刺激经济方案带来了 “重大” 的影响。然而,大部分来自欧洲、美洲、中东和非洲的受访者则认为这些措施的作用不大,甚或起不了作用。
毕马威中国合伙人Jonathan Downer指出:“亚太区建筑公司正受惠于基建及资源相关的活动,中期展望是正面的。本港建筑业的高管人员当前面对的挑战,就是公司如何能够从中国内地蓬勃发展的建造市场中分一杯羹,以及如何能够在纯粹经营承包领域以外实现业务多样化,藉以提升利润,建立长远可持续发展的业务。”
调查发现的另一个趋势,就是许多承办商正考虑开拓新领域或地区的市场,以提高盈利。
虽然亚太区公司的平均利润比其他地方的企业可能较高,但只有少数亚太区公司曾成功避免采取减价措施。接近半数亚太区受访者指出,他们需要按收支平衡点或甚至更低水平定价。部分企业则选择缩减业务规模,而不参与减价战。
虽然政府正全面紧缩开支,但中型公司对来年前景仍然感到乐观。然而,业界对未来12个月的利润进行了更为审慎的预测。所有市场的竞争仍然非常剧烈,而接近三分之一 (31%) 的受访建筑工程公司指出,即使亚太区市场较为蓬勃,但它们目前竞投的新业务可带来的利润却减少。一名受访者形容香港的定价处于 “极端水平” 。
企业员工人数亦反映亚太区市场气氛畅旺:区内每七家公司中,只有一家公司曾削减职位。相反地,35% 受访者指出其公司曾增聘人手。
就未来展望而言,调查指出,全球大型基建项目逐渐由铁路、公路和桥梁等工程转移至电力、能源、采矿和水利等项目,这个趋势在大型企业尤其明显。唯一例外的是亚太区,区内正大力推动铁路建造工程,如中国内地正积极进行多个高铁项目,以及香港的铁路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