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肥料利用率低、流失严重的问题相当严重。而棉花由于生长周期长达200天左右,从播种到收获一般要施肥4至5次,是化肥流失最为严重的农作物之一。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在大范围农田试验的基础上,公布一项“棉花控缓释肥”新技术。这种化肥不但对农民来说省工增产,而且大大减少了氮磷排放量,推动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
据了解,近年来,沿长江棉区因为保肥保水能力差,加上棉花生产用肥量大、施肥次数多,从而造成劳动力成本增加,肥料流失严重,成为江河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中科院专家的研究表明,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中氮、磷、钾肥分别只有30%、25%、45%左右。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研究员吴跃进介绍,“棉花控缓释肥”主要针对棉花生长的需求,在普通化肥里添加了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无机高分子材料,在土壤中遇水时,它们形成微米到纳米尺度的内置网,通过对化肥营养元素进行“包裹”和水肥耦合,达到缓慢释放、减少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的目的。其相关技术中已有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10年,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在望江、宿松、无为、宣州等地2万多亩棉田示范控缓释化肥,结果显示,控缓释化肥只需一次基肥和一次追肥即可,棉花产量提高10%左右,每亩减少用工成本100至140元。而这种化肥的单价只比普通化肥贵7%-8%。
吴跃进介绍,控缓释化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节本增效,更重要的是能减少肥料养分的流失,最终减少对河流水体的面源污染。施用普通化肥,农田当季未吸收的氮、磷、钾等进入水体和大气,造成水质恶化,土壤板结变硬。按照巢湖流域示范与试验结果,控缓释化肥平均养分利用率比普通复合肥提高11%至22%,其中氮素利用率提高6至13个百分点、磷利用率提高5至20个百分点、钾的利用率提高21至32个百分点。这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找到一条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