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中纺圆桌论坛]杜钰洲:“十二五”时期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1年01月16日    作者:杜钰洲

  大家下午好。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了一个很好的论坛,请了财政部的贾所长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财政分析的形势报告,请了欧瑞康的总裁做了很好的未雨绸缪的报告,我们也看到我们国家宏观上新的时期,2011年宏观政策的走势,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些要求。我们也看到跨国公司、纺织机械作为纺织工业发展的基础产业,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

  在他们眼里,中国纺织工业的前景,这个对我们都很有启发。两组论坛,一个是四个行业协会的会长,分别谈了四个产业,对上游、中游、下游,谈了他们对“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的看法,特别在贯彻科学发展方面,我们怎么想,怎么做,还有什么风险。四位企业家都是行业的领军企业,化纤的龙头企业,服装也是龙头企业,针织的铜牛,棉纺的三阳,三阳是黑马,确实发展很快。这四个企业虽然有自己的个性,但是它们的内在都反映出我们行业在“十一五”期间新的变化,新的增长点,或者说反映了行业在“十一五”时期这种活力。

  留下的时间主持人给我30分钟,我没有成稿的,比较难讲,前面讲的都很生动。我想今年是2011年开局,也是“十二五”的开局,“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之所以关键下一个五年,“十二五”之后的“十三五”,“十三五”完成的时候,今后十年中国要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就是21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目标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纺织工业从2000年开始提出来,在上世纪末大规模调整的基础下,我们抓住这个机遇,在新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纺织由大到强。这二十年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就是一个五年计划,2005年和2006年,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10年和2011年,是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2015年和2016年是第三个里程碑。在第三个五年,就是2011到2015年这五年,对于我们实现建设纺织强国,纺织由大变强是非常关键的。

  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已经把“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非常完整、非常清晰地给我们展现出来,这个蓝图已经展开了,现在各地、各行业、中央各部门都在研究如何落实,如何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务院提出的草案将在今年的两会上讨论。因此我们这个论坛是从行业的角度,从企业的角度,我们如何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如何抓住新的机遇,如何应对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实现我们行业转型升级。

  在“十二五”规划里,确定发展的主题,就是实现科学发展,大家知道,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整个新时期的一个硬道理。之所以硬,现在我们从国际、国内发展应对的各种风险可以看出来,如果没有发展的成就,我们很难渡过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也很难应对现在世界新的变化,新的形势。在“十二五”中央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从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就提出转变发展方式,但是我们转变的不是太理想。

  这个认识是正确的,但是时机是不断成熟的,在十二五时期中央提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正合时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都已经具备,外部的压力和内部的压力或者内部的动力都已经清晰地展现。怎么转变发展方式?正像“十二五”规划建议所说的,就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主要支撑,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节能减排、安全为主要的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这样一条思路,整个贯穿着我们“十二五”规划。

  对纺织工业来说,这次在“十二五”提出更加明确的纺织工业在“十二五”规划中的战略地位。在“十一五”时期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央明确了把纺织列为十大产业调整振兴的重点,而且我们是最早通过的这个规划方案。明确了三大历史作用,传统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十二五”规划里,进一步清晰明确地指出了,制造业摆在结构调整的前面。大家知道转变发展方式,首先提出来的就是消费、投资、出口,消费摆在第一位。我们作为消费品工业,也就站在了消费拉动国民经济、消费贡献率的一个主角,还是站在重要的传统支柱。在“十二五”时期,将以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为主要政策着力点。

  对于制造业,明确提出来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这样的一个题目,就明确了制造业在我们完成工业化后期的重要地位。怎么样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哪些核心竞争力?规划明确提出,要适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适应国际竞争中的新定位,这两个目标。国内市场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个概念特别清晰,国际竞争,中国的增长有很多成本因素,已经迫使我们必须研究国际竞争中的新定位。

  还有一点,要发挥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中国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这个概念大家一定要重视。红豆是提高了49%的工资,这是一个现象,就说明我们的企业创造的价值,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资提高,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点,劳动与资本的分配。当然这个很复杂,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的,但是领军的企业看得更长远。

  我们的比较优势还是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升级,由简单劳动的比较优势向复杂劳动的比较优势升级。过去说人口红利,基本上是简单加工或者是技能加工,现在我们刚刚开过劳模大会,我们很多的劳动者已经上升到知识型的劳动,创造力大大提高。有一些低附加值的、质量不高的生产,有的向内地转移,有的向周边国家转移。这种转移是不是我们没竞争力了?事实上是这种产品的转移又拉动了我们面料的出口,促进我们面料的生产,这几年都是纺织品出口增长速度高于服装的出口增长速度。

  而我们国际市场份额并没有因为我们成本提高,国际市场萎缩,还有人民币升值,我们劳动力成本提高,使我们的国际市场份额下降,相反我们上去了。今年1到11月,美国发布的公告,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占美国进口份额41%,年度的,不是当月的。我们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印度,它在美国市场的份额现在是6%。越南增长很快,现在也就是6%。我们还在上升。

  如果“十五”期间我们最重要的机遇是2001年,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一直到2005年,我们比较优势的释放,拉动了我们纺织的发展,这时期高速发展,而数量的增长很明显,占着主要的地位。到了“十一五”,是后配额时代,很清楚,2005年取消配额,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而且是外贸上多年没有遇到的困难,一个是欧美为代表的特保,别人都没有配额了,唯独中国搞配额。而且有些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到限制中国的行业,2004年通过一个伊斯坦布尔宣言,就是限制中国。

  那年我们开始搞行业外交,连续搞了三年的国际论坛,争取广大国际朋友的支持,还有广泛的宣传,化除误解,促进合作。所以第二个五年,主要是后配额时期,开始是贸易保护,后来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这样两个大的国际事件我们度过了,度过得怎么样?刚才大家说了,“十一五”比“十五”发展得更好,第二个阶段。那么“十五”时期我们规模以上企业的产值增长133%,其中内销增长了170%,新产品的产值增长了190%。

  这五年纺织工业总产出对纤维资源的依赖度下降了12个百分点,这指总产出增长对于原料增长弹性。这是我们转变方式的重要内容。“十一五”也是中国发展最好的五年,全国消费者零售总额增长了114.9%,限额以上服装批发零售年均增长速度比全社会消费品增长平均速度高出6到8个百分点,一般全社会18%,限额以上衣着批发零售增长24%到26%。“十一五”期间我们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了82.3%,贸易顺差增长了91.8%,特别指出的是,“十一五”和过去来比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在这五年我们出口贸易增长中价值增长的贡献率从“十五”末12.47%上升到“十一五”的55.51%,占多数,主要靠价值的增长。

  数量增长的贡献率在“十五”期间贡献率是87.53%,到“十一五”时期已经下降了44.4%。这个可能企业有时候不太能感觉到,从整个行业来看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这反映出我们行业的市场应对能力、抵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十一五”是我们技术进步最快的五年,我知道“十五”总结,说“十五”期间是技术进步最快的,现在看来“十一五”又远远高过了“十五”。过去的五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46%,技术改造,技术投入,如果我们行业什么时候没有技术投入了,那我们就紧张了,那就预示着我们竞争力将下降。

  而这五年的技术投资,各个行业,从化纤、棉纺、印染、针织、服装以及产业用纺织品等等,大量的新技术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我们这五年里每年都有新增专利1000多项,我记得红豆就有很多专利,是几百项。我们的化纤产量超过了世界52%,化纤的增长,刚才化纤协会理事长讲,主要是因为国产技术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我们今天建设的聚酯涤纶,它的建设成本是过去引进建设的1/10,因此我们有这么大的化纤资源在手,所以棉花缺一点成不了大气候,手中有粮嘛。

  产业用纺织品,刚才讲的衣着,我们高过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产业用纺织品高过衣着纺织品的增长速度,平均达到18%的增速。铁路、高速公路、水利、工业过滤、建材建筑、医药卫生等等领域发展很快,包括汽车内饰,我们现在也大量出口。五年以上规模产值增长333%,利润总额增长316%,品牌发展势头很好。现在国内自主品牌在国内大众市场已经占到主体的地位,只是在高端市场还是以国际著名品牌为主导,但是也有很多国内品牌进入了各大国际城市,国际都市的顶级市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有。品牌的发展也是我们价值增长的一个重要领域。

  过去五年,我们在能源消耗方面,单位产值的能耗下降了38.69%,污水排放下降24%,这个还在进一步地测算,我们还在研究,用碳排放或者用碳的使用量评价每个行业,还在做典型的分析。这样的一个基础,我们如何实现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由大变强,能够贯彻中央这个制造业的大政方针?在制造业里中央把消费品工业摆在第一位,制造业三大产业,一个是消费品工业,第二个是装备制造业,第三个是原材料工业。

  纺织作为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消费品工业的一个最大的产业,我们由大变强,要贯彻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刚才讲的三个前提,适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适应国际竞争的新定位,要继续发挥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这三个前提,要做到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就业能力强,这五个内容的现代产业体系。已经给我们指出了这个方向,现在的规划就是按照这个精神在细化。

  纺织工业协会根据“十五”期间的发展和我们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从前年开始我们就研究纺织工业如何在第二个十年实现由大变强,建立纺织强国。根据我们对国际国内的判断,纺织行业竞争的判断,根据对国际国内发展条件、机遇的分析,特别是内需的有力条件和改革开放、国际合作一些有力因素,我们提出四个战略重点,也可以说主攻任务,我们当时是说由大变强的路线图,五年一个时间点,2015年是个关键的点,如果我们“十二五”规划不和强国目标衔接,走到哪算到哪,我们肯定会进步。

  但是我们一定要实现强国目标,那就要费点力,现在看来,我们分析了以后,觉得很艰难,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我想这个幸福感肯定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来体现,充分实现我们中国纺织产业队伍的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和创造这样的一个集体,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继续承担好我们的历史重任。

  我们规划的四个重点,作为战略重点。第一,我们一定要实现纺织科技强国。这是纺织强国的基石,也就是说实体经济的基石,别的技巧都代替不了,你搞什么,又是什么方案,抓什么机会,这些是需要的,没有这个技术什么都谈不上,因为它是第一生产力。

  第二,纺织品牌强国。我们现在还不是一个纺织品牌的大国,是一个纺织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的大国,相当于我们说的我们是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纺织行业是发展中的品牌大国,更不能说是品牌强国。我们高度重视纺织创建品牌的能力,这是在中央“十二五”规划里第一次提出来,制造业由大变强要加快技术改造,加大产品开发和创建品牌。产品开发过去五年规划不讲这个,品牌在报告里是有的,正式在规划里是没有这么明确提出来的。品牌我们在“十二五”规划里要给品牌统一全行业的思想,把品牌创建统一到真正的创建上,而不是统一在宣传广告上或者品牌的技巧上。

  因为品牌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产物,是由市场评价的,社会价值的产物,是以物质为载体的一种关系的产物,什么关系呢?是生产关系、交换关系、生活方式综合的一个产物,是由市场评价的,包括中游市场、下游市场和最终市场,因为上游也要建设品牌。因此我们就着力于品牌的生态环境的建设,这是全行业的任务。靠一两个品牌不能反映我们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市场上的品牌价值,因为现在说中国的产品就要压价,这就是我们品牌价值的市场表现,既使是欧瑞康在中国生产的瑞士质量的中国产品,我想它在国际市场上,人说你是中国产的,要压价。因为看到中国产的,用放大镜来看你这个有没有问题,你劳动力便宜,就挑,因为我们品牌还没产生这样的信誉。

  这个信誉我们解剖四点,一个不能少,这是我们在“十五”期间推广的品牌文化。一,品质,这是品牌的生命,一定要在品质上过硬。现在看一看,我们如何保证中国纺织工业无论大企业、小企业,你的产品是不是都有保证质量的产业形象,产业的品质?我们得检讨我们的标准体系,现在看来还不适应,有很多还落后于国际标准,有很多空白,特别是为创新服务的标准体系更加落后。说是抗菌,你抗什么菌?没有检测。你抗两种菌、十种菌,还是二十种菌?没有说明。

  二,质量的检测体系,从大企业、小企业到流通。三,质量的控制体系,我们这一系列并没有降。质量体系又和我们的创新体系分不开。第二个品牌,第一个环境,就是品牌的创造,品牌的创新能力,它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包括文化创意,我们既然适应中国56个民族,不同文化层面人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还要适应世界多民族、多元文化的需求,显然我们的物质产品载体承载什么文化,我们并不清晰。如何去创造?那就更缺少,这是一个行业性的问题。虽然我们有的企业已经聘了海外的,聘了国内的专家,但是整个行业的创新就是技术和文化、技术和艺术、工程和文化怎么结合。

  第三,快速反应。这是企业家关心的,我们也关心,因为将来的竞争成本增加了能不能竞争,靠技术、靠规模降低成本,靠流通体制的改革和提高降低流通成本。如何建立快速反应的供应链?这牵涉到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快速反应是我们品牌的活力。第四,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品牌的道德标准。我们的产品不仅仅是用于交换的,而是体现在它的社会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有物质性的,有个人行为的,也有人类集体行为的,比如环境的。

  这四点,品质,品位,品行,加上你的营销体系,才能成为品牌。我们有这个基础,我们不愁产生不出领军品牌,我们不是不要领军品牌,而是要领军品牌的环境。中央提出要有知名品牌,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你要有小企业的社会化。我们贯彻这个精神,既要大中型的品牌,又要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服务,创立区域品牌。现在我们正在研讨,能不能有175个产业集群的试点来创造集群的区域品牌。

  第二,我们能不能产生各个行业,不仅大行业,一个同类生产的企业产生一批领军品牌。我们按照中央大中型企业的概念,我们在分析能不能形成以千计的品牌?能不能够有1万亿销售额的领军品牌的价值?什么概念?这样的区域品牌、领军品牌和国际知名的大品牌,能占行业规模以上产值的1/3。过去有的同志提出来能不能搞100个品牌?没问题,关键起到什么作用?如果占到1/3,我就可以说我们行业整体的品牌价值会提升,就不会说见到德国的产品说质量好,见到法国的产品说时尚,见到日本的产品精细,见到中国产品便宜,我们要把这个帽子甩掉,因为我们有品牌价值。这样把两个贡献率在“十二五”大大提高。

  第三个战略,可持续发展。国际气候变化已经使得国际重视环境、清洁安全,提到了重要议程,涉及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权问题。这个权一个在国际上争取平衡,最主要是我们自己内生动力,我们要解决循环经济,要解决低碳经济,要解决绿色经济。这几个我们现在虽然有进步,但是从整个行业来说,我们还有不足。这三大内容决定了我们第一个讲的科技强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又回到科技强国,重点面对几个对行业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或者说什么叫战略性意义?对我们的存亡,对我们的发展命运攸关的问题。

  第一个资源问题,纺织工业的粮食最主要就是纤维,我们现在纤维绷得这么紧,而我们的“十二五”根据现在人均增长的情况,城市人均增长,农村人均增长,城市是人均消费衣着的5倍,而我们的城市化还在推进。现在是46.6%,可能10年达到47.5%。那样的话,2020年,因为城市化率增长越来越慢,因为头一个五年增长1.3,后来是0.74,到2015年可能城市化率51.5%,2020年可能要到54%到55%。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的增长,农村的增长,在前一个五年计划平均每年衣着消费支出增长14.9%,就是五年翻一番。

  我们的棉花要怎么增长?显然继续提高化纤比例。但是我们现在的化纤能顶替天然纤维吗?低档的可以顶,高档的顶不了,所以我们在“十二五”提出来要发展超仿真的纤维。这可以说是我们的一个大战略。现在实验室的小试阶段,利用高能物理解决第一轮的稀释排汗,达到4.7%,应该说是最好的使用。还有解决阻燃,也通过高能物理,电子加速器使羟基或者羧基截至到涤纶分子上。这个工作还在进行,要从2万吨起步到20万吨,再到全行业三位数推广,我们在呼唤纺织工业纤维材料技术进步的袁隆平。农民都买得起种子,中国的服装,化纤服装彻底改变面貌。中央领导说了,要让中国人穿得漂亮,不仅漂亮要舒适,这是美好生活。

  化纤还不够,我们的天然纤维、可再生纤维现在在探讨,在争取国家政策,几个部委联合,除了棉以外,现在麻的应用势头很好,还有一个木棉,既有保持上游水土,又能够纺纱、织布,这已经有产品出来了,据说有200万吨的产量。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到目前为止,化纤再生纤维已经产量有300万吨,有的说400万吨,大概要到400万吨,棉花的回用已经达到了300万吨。所以刚才我们朱理事长一直在研究那个统计局和我们实际掌握的差200万吨,这200万吨的产品是统计到统计局里了,但是资源却没有统计300万吨棉花回用。

  纤维资源的回用,我们学习钢铁,按照现在这个量,不管统计到4100万吨,还是没统计到4100万吨,占到4100万吨的已经是15%。在“十二五”末,我们能不能把重复使用的纤维量达到总量的20%左右?这就缓解了石油资源和耕地的问题,这不是我们的战略吗?我们出口还要保持份额,国内需求越来越大,要缩小差别,现在农村是城市的1/5都不到。这些发展的空间靠什么解决?这个问题是由我们行业来完成的。

  第二个战略,科技战略影响我们全局的就是纺织机械装备,现代装备,所以在新兴产业里很多都是为纺织服务的。现在很多高技术纤维我们还受制于人,现在碳纤维都控制我们进口了,我们碳纤维的攻关还要加把劲。这些里面有工艺问题,有基础问题,也有装备问题。

  第三个影响我们行业发展的大问题,就是清洁生产问题。都知道印染行业是我们行业排放最多的,在全国都排在前面,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各地都会限制我们的发展空间。这也是非常急的,火烧眉毛的技术攻关事件。此外,我们如何综合来开发、研究企业的创新体系,研发投入等等一系列问题,但这几个关键我们要抓住。

  实现这些转变要靠第四个战略,就是纺织人才强国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现在队伍很大,2003年我们接待美国贸易委员会考察的时候,我们当时讲了要2000万,现在我们规模以上即便在前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去年大规模的转移,去年的结果我们规模以上企业的用工还在增长。规模以上增长了3.68%,广东省是转移力度最大的省,去年用工增长5.14%。江苏增长了2.78%,浙江增长了3.12%,所以招工难是招什么工难,要分析。为什么都增长了呢?你的效益远远高于人的增长,但人还在增长,当然我们西部,像安徽增长了16.37%,天津增长了4.15%,山东增长了2.75%,河南增长6.3%,四川增长了11.23%,重庆增长了3.63%,西藏增长了12.17%,这是我们的用工情况。

  我们要科学地分析,招工难不完全是工资问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是出去打工,一年不回去,家里老人管,现在不是这个生活方式。母亲想孩子,母亲回去丈夫也得回去,挣低点也在家干。生活方式变了,这是进步。为什么用工还增长了呢?创造性工人多了。这里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多讲,我举一个例子。

  我们全行业2009年到11月份为止52963户,05年的时候是36529户,现在看看全行业平均一个企业用工,2005年的时候是272人,2010年全行业平均每个企业202个,用工减少了25.7%,而每个企业的销售额从5505块增长到7524块,增长了36%,全行业平均。我们全行业平均,大企业占0.5%,中型企业占8%,其他都是小企业。在这些企业里,平均利润率大于3.97的就是07年的平均利润3.97,大于3.97的企业是19502户,占到35%,在05年的时候是30%,增加了5个百分点。而这些企业在05年的时候是291个人,今年是235人,一个企业平均235人。利润率小于3.97的,2005年264人,今年是184人。

  我们又统计一个数,平均利润率大于10%的企业,这个企业在05年是268人,10年是235人,劳动利润创造价值提高了,而人数减少了。这也说明另一个问题,一听说企业效益好一定是大企业,不对,效益好也有小企业,效益差也有大企业。平均来看大于3.97平均利润率的企业占到35.2%,而这些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是8.64%,05年的时候这个平均利润率曾经是8.27%。而小于3.97的企业,平均利润率提高了,2005年是0.27个利润率,几乎处于亏损边缘。今年这个小于3.97的64%的企业平均利润率是1.03%,整个水平都提高了。

  因此在我们研究行业的“十二五”做成强国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中小企业的强国,不仅仅是大企业的强国,大企业当然好,我们需要大企业,像我们红豆这些都是领导大企业的企业家,我们还有很多中小企业。我们呼唤,一个是产业工人要从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提升,要发展知识型的工人,高智能、高技能的工人,工人技师。我们要有大批的工程师,要改变社会上不重视工程师,学生填理想都把工程师放在倒数第二,第一大概是企业家,然后是明星,等等。要重视工程师,这是技术进步的骨干。要重视科技进步的领军人物,企业的领军人物,企业产业联盟的领军人物,产学研攻关的领军人物,当然我们行业也要教育家,要科学家,来参与研究我们行业的应用基础技术。这样一支队伍,是我们实现强国的根本,叫做以人为本,这才落实科学发展观。

  那么现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到了新老接替的时候,如果是自然的接替,可能我们会有一点风险,因为是同时起步的,都是改革开放以后,由草根企业长起来的,需要吸收新鲜的知识,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不仅工人的情况变了,技术员的要求也变了。怎么贯彻以人为本?这是我们新时期的一个重大的课题。我们要解决对广大职工的社会保障、文化关怀、人文关怀,要解决人的发展,人的自由发展,当然我们也要贯彻法治,我们行业在推动社会责任,现代服装企业里红豆就是一个典型企业。我相信我们化纤企业在社会责任上做得都是比较好的,这些企业赶快通过,贯彻行业CIC9000T这个管理体系。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虽然有新的风险,通胀预期,资金,实际上相对来讲紧缩了,国际也恢复了缓慢,同时还存在着新的风险,比如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等等,财务危机等等,还有贸易保护,但是我们一定能够在新情况下继续开拓国际合作共赢的空间,我们也面临着成本提高,适应工人队伍这种提高工资,转变生活方式的形势,我们的转移也面临着内地配套体系的问题。我想很重要的一个,我们要克服表面的形式主义的影响。这里我强调一下我们区域布局的调整是中央的大的战略,也是我们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不要出现一个误解,就是东部纺织没有前途了,都要往中西部转,如果有这个错觉,我们就会错过机遇,中央讲的东部率先发展,实际上东部还是要发展实体经济,虽然东部的金融环境好,虚拟经济环境好,但是实体经济还是要提升。如果东部的实体经济放弃了,那么我们就不叫转移,我们叫整体撤退,纺织工业从东部向中西部撤退,向大西南撤退,因为外国品牌有竞争力,它还能有竞争力,我们的品牌打不过,我们只能靠西部的劳动力才能生存,我们太没有竞争力了。东部,就算上海一万多美元,你也是人家的1/4。欧盟27国,2007年内部贸易大于外部进口,内部1300亿美元,外部进口1100亿美元,因为它适应它的文化要求,适应它的市场就近,虽然成本很高,但是它价值高。我们才发展到全国4000美金。

  刚才讲的四个方面都不够,最近我到上海,我们纺织服装周刊开辟了长三角特刊,我专门算了一下长三角的帐,三个阶段,2000年长三角就是上海,江苏的苏锡常,浙江的杭嘉湖,加上宁波。2005年,“十一五”的时候增加了,叫做苏锡常通,南京、泰州,还有江阴。杭州那边,杭嘉湖,宁波、中山、台州加上海。现在中央提出上三角,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我给大家说一个数大家就知道了,我们的东部率先发展对全国的带动力还是不够的,别以为你转了就行了,如果东部不上去,你带不动中西部,只有东部率先发展了,我中西部才能建立一个新的国际平台上,这是我们的目标。2000年的时候,老的长三角人均产值是全国的1.44倍,很领先。2005年长三角就放大了,人均产值是全国,就讲纺织,1.31。2010年,现在是1.14,是全国的1.14倍,而人均利税,2000年的时候老长三角是全国纺织的1.65倍,2005年1.25倍,2009年是1,变成了两个省加一个市变成1了,全国的平均。当然这里面就是山东发展了,福建发展了,广东发展了。苏北一带上去,浙江全省带进去,你就是全国的平均值了,所以长三角不要骄傲,要提高,创造力还是不够,品牌价值还不够,科技也没有完全达到领军全国那种地位,人才强国你还是没到位。

  我用这个来说明我们全行业都不值得为“十五”、“十一五”的成绩而稍微有一点点的骄傲,我们应该更加谨慎,更加努力地在第二个十年创造出佳绩,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我想今天的论坛能不能够成为在“十二五”开头年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更脚踏实地的发展路线图。从求真务实,不搞虚假,强调整体,强调团队,协同精神,这就是两弹一星的精神。既有个人的奋斗牺牲精神,又有团队的协同作用,我们协会就在协同上尽量为大家服务。我希望今天参加论坛的在2012年和“十二五”都能够取得更令大家感到幸福的成果。谢谢。

稿件来源:中国经济网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作者  
·杜钰洲:创新是纺织服装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2010-12-29] 
·杜钰洲:服装自主品牌的路子要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去寻找[2010-12-29] 
·杜钰洲:纺织服装行业创新的几个因素要特别注意[2010-12-21] 
·杜钰洲:创新是“十二五”时期纺服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支撑力[2010-12-20] 
·中纺协杜钰洲会长在第二次纺织科技大会上的讲话[2010-12-01] 
·杜钰洲:出色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 并在“十三五”末建成纺织强国[2010-11-24] 


相关资讯  
·杜钰洲:在改革路上与时代同行[2018-06-19] 
·[中纺圆桌论坛第11届年会]欧瑞康:纺织产业链中化纤生产的工业4.0解决方案[2016-01-17] 
·[中纺圆桌论坛第11届年会]陈忠伟:纺织“三品”战略与对策[2016-01-17] 
·[中纺圆桌论坛第11届年会]高勇:“十三五”纺织供给侧改革与调整思路[2016-01-17] 
·[中纺圆桌论坛第11届年会]杨海涛:供给侧改革与金融信贷政策[2016-01-17] 
·[中纺圆桌论坛第11届年会]潘建成: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与供给侧改革[2016-01-17] 
相关出处  
·美呼吁印度企业在美增设新厂 缓解当地就业压力[2011-01-13] 
·印度12月出口额增长惊人达36.4% 创33个月新高[2011-01-11] 
·盘点2010年中国经济十大“意想不到”[2011-01-06] 
·于丹:好服装是一个人与一个企业品牌的默契相遇[2011-01-06] 
·韩国2010年贸易顺差达417亿美元 居世界第七[2011-01-05] 
·农发行部署跨年度棉花收购信贷资金供应工作[2010-12-30]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