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已不再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专利。
在广西南宁当地的电视、报纸甚至是网络上,中国-东盟经济园区(以下简称东盟经济园区)的招工广告无处不在。根据东盟经济园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目前该园区缺工约3万人。
“公司一期的用工是8000人,但现在仅到位1000多人。”台湾麦斯鞋业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元亨表示,该公司于2008年落户该园区,并于2010年4月正式投产,但一直为缺工所困扰。
据东盟经济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融健介绍,随着产业转移和区域发展的热浪,2009年特别是2010年,来自珠三角、长三角的考察人数急升,东盟经济园区的众多重大项目亦为近两年落下。
“产业刚刚起步,就遭遇劳动力短缺。基础不稳,经济如何起飞?”张元亨以此一问道出产业西移面临的尴尬。
用工缺乏的事实已经逼迫西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改变其原有的管理方式。“外资企业更像是上世纪80年代国企。”张元亨说。
在东盟经济园区的麦斯集团厂区内,排球场、篮球场、高清电影放映室、医务室、幼儿园、超市、图书室等一应俱全,而这些均是东莞总部5000人基地所未享有的设施。
经济园区:用工缺口3万
东盟经济园区内,紧挨着麦斯集团的是珠江啤酒(002461)。多位人士向记者证实,珠江啤酒厂建工作虽未完成,但已开始“抢人”——珠江啤酒并给目前尚不需要上班的员工固定每月开出700-900元的工资,并许诺正式上班之后薪酬翻倍。
“我们在上海、东莞、山东也都有厂,原以为用工荒只是沿海问题,后来才发觉这是全国的问题。”张元亨回忆,该公司将部分产能转到南宁,有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避免在用工短缺的珠三角争工人。
麦斯集团在东盟经济园区的鞋业项目总投资为5.6亿元人民币,一期需要工人8000人,二期竣工后合并一期总共需要1.5万人。
张元亨承认,麦斯集团进驻园区之时带来三家下游配套企业,三大鞋厂加上配套商,所需要员工就超过两万人,“仅我们几家厂商都把当地的富余劳动力给榨干了。”
内地很多新兴经济园区尚未形成类似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聚集,无法吸引大量外省劳动力作为补充,依靠本地或附近的劳动力资源,难以满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
张融健表示,园区为了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除了在各大媒体和渠道打广告外,还给了比较大的企业每家100万经费用于招工。“我们也承诺拿出500万元,帮助他们招工”。仅是为麦斯、楠熙、贯铨三大鞋厂就招了近8000人,但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依赖太高,目前的招工人数不能满足所有企业需求。
内迁企业:用工成本接近珠三角
张融健认为,迁移至内地的企业要招到及留下员工,最重要的还是在薪酬上具有吸引力,像东盟经济园区内的王老吉员工月薪为1600-1800元/月,珠江啤酒开工后估计也能提供1500-1600元/月左右的薪酬,双汇、统一食品投产后的工资估计也不会差。
而企业的感受是,“原先想转移内地减低劳动成本,但现今这一块基本没有指望”。张元亨说,劳动力短缺之下内迁企业纷纷抬高工资,无形中也加速了内地劳动力价格的上升。
另一方面,工资之外的福利范畴,内地与珠三角也有所区别。内地除五险一金外,另有大病统筹内容,企业需要替员工缴费563元/月,而在东莞的医保体系下,企业仅需缴费102元/月,工资与福利相加,南宁工厂成本与东莞打平。
张融健同时认为,2009年开始的农产品(000061)价格上涨,让农民土地收益明显增加,“土地营收与进工厂相差无几”,而耕种农作物用时较少,农民工不愿意每日在工厂朝九晚五,这也增加了招工难度。
此外,由于房地产业的火爆,南宁周边地区房地产建筑工人包吃包住月薪可达3000元。而一些内迁低端制造业企业提供的薪酬短期内无法达到这个水准。
"现在状况和2005年相差太多,汇率波动、欧美市场需求萎缩,加上生产成本提高。”张元亨表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资优势体现在后期,熟工工资会与普工有较大差别,“我们常对员工说,辛苦两年,熟工的工资不会比广州、东莞差,也可以拿到3000-4000元”。
在用工成本拉平的前提下,麦斯集团在南宁的厂区还投资建了电影院、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张元亨解释,东盟经济园区各项配套尚未建全,工厂自建设施是为稳定军心。
张融健介绍,除不断完善各项生活、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外,园区将建设公租房以吸引劳动力进入,并减轻企业的厂区宿舍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