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的“民工荒”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综合部研究室副主任武小欣近日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称,原因是多方面的。
武小欣说,“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下,中部和西部地区吸收了很多的农民工。以我去过的贵州安顺为例,安顺现在建了很多楼,是农村改造房屋项目,在那里一个熟练的技工一天也能赚150元,一个月下来就是2000到3000元。今年的一号文件是关于建设农村水利的,这也将吸收很多的农村劳动力。”武小欣认为,农民直补的提高、农业税的取消等惠农政策,也让农民耕地的收益大大增加,在此基础上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变大了,动力就小了。
“中西部创业政策的支持,也使得当地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增强了,比如就我所知,现在陕西一年大概也能创造出30万-40万个就业岗位,这相当可观。”武小欣说。
武小欣称,“广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有很多是港商投资的,但港资与欧美资的不同是,后者能够带来技术、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而前者更多是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和成熟的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发挥到极致。”
武小欣认为,早期珠三角有着政策优惠,但随着国家多个区域规划的推出,这种优势已经不再,“我去过武汉、重庆、成都,那里都是改革综合配套试验区,我到了那里就有一种红红火火、热气腾腾的感觉。”
“比如富士康就可能在成都投下100亿美元,这将创造30万到40万的就业岗位。而在成都,也将建立惠普垂直一体化的工业基地,这些也会吸收很多的劳动力。”武小欣称,“这些都是比较先进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