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厦门台商投资企业翔鹭石化借黑龙江黑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名称为*ST黑化)重组,拟实现借壳上市。利用重组“借壳上市”历来被看作实现IPO的捷径,*ST黑化也因此上演了“乌鸦变凤凰”的神话,自去年年底复牌后,到2011年1月24日连续16个交易日股价“一”字涨停,成为名副其实的“2011年初第一牛股”。
两相宜 谋双赢
*ST黑化披露的信息显示,公司重组方案是以“资产置换+股份转让+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实现翔鹭石化借壳上市。简言之,*ST黑化以全部资产和负债与翔鹭石化控股的股东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翔鹭化纤”)所持翔鹭石化的等值股份进行置换,翔鹭化纤通过置换获得的上市公司大股东黑化集团所持的股份,上市公司将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翔鹭石化,承接其所有业务人员资产,翔鹭石化由此注销,而翔鹭石化成为*ST黑化股东。
厦门翔鹭石化是一家大型石化企业。据了解,目前拥有年产9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简称PTA)的生产能力,持有总股本45%的翔鹭化纤是全国化纤业中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其对外股权投资的全资子公司翔鹭石化(漳州)有限公司150万吨/年PTA项目处于在建期,预计到2012年建成投产后,翔鹭石化的PTA产量将达到300万吨/年。
一家是凤凰涅槃式的重生,一家是借资本市场进行产能扩张,两相宜,谋双赢。应当说,结果是双方均满意的。尽管有人质疑翔鹭石化的主营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被高估,长期来看,PTA不可能持续涨价,也影响公司今后的利润。但厦门翔鹭石化的借壳上市终于得以实现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国证券市场中通过借壳实现上市的成功案例不少。其中,2008年华孚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受让安徽飞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实现借壳上市,就是纺织板块的典型案例。
安徽飞亚纺织集团2006、2007年连续亏损,企业处于停产状态。鉴于此,安徽省淮北市政府决定对飞亚集团进行改制重组,为其另觅东家。根据淮北市国资委安排,飞亚股份于2007年8月开始停牌进入改制程序。华孚控股公司抓住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并购扩张难得的机遇期,将色纺纱业务置入飞亚股份,既实现了华孚控股色纺纱业务的上市,获取融资及产业发展平台,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善了飞亚股份的资产质量和资产结构,提高飞亚股份的赢利能力,保护了上市公司债权人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这种通过重组上市,改变公司股本结构,实现扭亏为盈的借壳,不断演绎着资本市场“乌鸦变凤凰”的传奇。
成本降低非绝对优势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李质仙认为,借壳上市拿捏得好,可以加快上市节奏,“毕竟比IPO要方便得多、且门槛要低。我国股票市场已进入全流通时代,这样一来,借壳成本相对降低了。股票没有全流通时,被借壳方的法人股在二级市场上无法变现,增加了持股成本;全流通后,借壳方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变现一部分股票,实际相当于二级市场为公司埋单,这样借壳成本自然就降低了。”
据了解,目前排队等候上市的纺织服装企业有20多家,他们能否顺利通过证监会的审批还是一个未知数。近一个时期,前有梦娜袜业因资产负债率高申请上市两次被否,后有森马公司IPO当天传闻逃税被税务部门调查,凸显纺织服装企业上市之路的纠结和波折。
记者发稿时获悉,中国证监会已经审核通过森马服饰公司的上市申请,这让传得沸沸扬扬的森马“偷税门”一时间化为乌有。记者电话求证了森马公司负责上市事务的公司证券法务部,也得到了“森马已经通过IPO”的肯定答复。
尽管遇到挫折,一些纺织服装企业上市融资的努力却始终没有放弃。
梦娜袜业前副总经理吴楚汉曾经说:“上市是公司必然要走的一条路。”他的话表明了梦娜袜业继续申请上市的决心。
对于更多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讲,不管是走正规IPO申请上市路线,还是借壳上市走捷径,选择一条适合自己企业的上市之路是应对上市门槛的上策。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对企业重组,尤其是借重组变身房地产企业的上市审批较为严格,一些纺织服装企业的重组之路变得异常漫长。如ST华源、ST丹化已停牌几年,至今未能借壳恢复上市。对壳资源相对便宜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原来的“香饽饽”变成了“冷馒头”。
对比纺织服装企业上市之路一波三折,通过借壳上市或许是一招险棋,但利用得当仍不失为一招妙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