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埃及最大纺织企业的15000名员工结束持续五天的罢工,埃总统穆巴拉克2月11日下台后兴起的、以增加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为主要诉求的罢工浪潮暂告一段落。从最后的结果看,职工的加薪要求大都得到满足,工资总体增长10%至25%,埃及劳动力成本进入上升通道。
一、埃职工工资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穆巴拉克执政后期,特别是2004年纳齐夫政府成立以来,埃虽保持了5%至7%的经济增速,但同期通货膨胀率也处于10%左右的高位。政府财力不足,收入分配和调控机制乏力,使职工的收入无法与经济和物价同步增长,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从行业看,埃公共部门职员、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较低,以吸纳了其国内48%劳动力就业的纺织业为例,其职工平均月工资仅为500埃镑,而旅游、电信、油气、银行、航运等行业工资水平相对较高。从职位看,不同层级职工收入差别较大,普通公务员、警察、保安和普通工人月收入在500至700埃镑间(100美元上下),技术工人、司机为1400至1600埃镑,外交机构雇员、外资企业职员在2500埃镑左右,而外文导游、工程师、高级经理的月收入可达数千甚至上万埃镑。
普通民众收入偏低、贫富严重分化、失业率高企,是引发此次反政府游行示威并导致穆巴拉克下台的重要原因。此次普遍涨薪也是一种必然的补偿和纠偏。
二、埃政府采取措施提高职工收入
事件发生后,作为回应示威民众诉求的措施之一,埃新政府2月7日宣布自今年4月起,将全国600万公共部门职员的工资和养老金上调15%,政府预计为此增加支出65亿埃镑,约9.6亿美元。
埃国家薪酬委员会也于近日宣布,拟将埃最低工资标准由400埃镑/月提高至1200埃镑/月或更高水平,但具体政策细节仍待与财政部会商。埃大多数国有企业和银行也表示将根据自身条件,逐步提高职工工资,初步涨幅为10%至25%。
若以上举措落实到位,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加薪压力,改善民众生活,但也将使本已“捉襟见肘”的财政预算背上重负,使部分企业的经营困境“雪上加霜”,甚至影响经济增长。
三、中资机构积极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
自2月6日以来,中资机构在恢复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保持了生产经营秩序总体稳定。
第一,受事件影响,一些生产型中资企业的部分埃及员工返回工作岗位便要求加薪,少数甚至以罢工相威胁,我企业用人成本和管理难度上升。对此,相关中资企业均能平和听取其呼声、与其平等协商,有些已经兑现或承诺近期提高工资,以稳定职工队伍,保持与同类企业的竞争优势。截至目前,我中资机构未发生罢工现象。
第二,此轮加薪潮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企业仓储、运输、行政等成本,中资机构长期成本上升压力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