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5日晚间宣布,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至此,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将分别达到3.25%和6.31%。
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加息,也是去年以来第4次加息。业内专家认为,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压力和持续的“负利率”,是央行加息的主要原因。
“此时加息符合市场预期。为抑制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央行果断加息非常必要。”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说。
今年前两个月,CPI连续保持在4.9%的高位,通胀压力较大。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通胀压力是这次加息的主要原因。
“中国经济仍处于上升通道,且持续面临较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说,“加息符合预期,表明中国货币当局开始运用一系列政策工具来降低宏观经济面临的通胀风险。”
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止此前连续三个月跌势,从2月的52.2升至53.4。
业内专家认为,从中长期来看,由于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后重建需求的支撑,大宗商品价格仍将面临较为明显的上升压力。
国信证券分析师李怀定则表示,4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达到9110亿元。在目前物价仍有上行压力、流动性依旧充裕的前提下,天量到期资金也要求公开市场加大回笼力度。“前期央票利率上调,发行放量可能难以持续,公开市场可能会遇到一个阻力,而加息可以通过央票利率的上调继续加大回笼力度。”
“年内二度加息表明央行抑制通胀的坚定决心,同时表明央行货币政策正在回归常态,进入逐步减少‘负利率’时代。”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说。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加息将活期存款利率同时上升,表明央行加大了政策调控力度,未来央行仍可能持续加息。”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师许一览说。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加息对于信贷、流动性等管理的作用较弱,未来央行依然离不开央票、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与此同时,我国未来依然还有加息的空间,直至“负利率”局面扭转。
2010年以来,中国已连续9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0%的历史高位。尤其是今年,货币当局加大收紧力度,前三个月已有3次上调。
“在货币工具的选择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助回收流动性,而加息则通过价格杠杆调节企业资金需求,有助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曹红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