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调查发现,在达县百节镇,当地部分麻农任苎麻烂在地里不去收割,待来年干枯后再割回家当柴火。有的麻农家里已囤麻数吨。达县经济作物推广站站长洪洋介绍,苎麻积压滞销,目前达县库存苎麻有4万多吨。
达县库存苎麻4万多吨
13日中午,达县百节镇魁子岩村二组的刘龙菊坐在低矮的灶台前,用稻草引燃柴火后,把面前的一把把槁杆送进灶膛。她的丈夫蒋开燕在一旁苦笑道:“这全是去年没有剥皮的头麻!”
苎麻系多年生植物,用作纺织原料的是其韧皮,全靠人工打剥,是农民种植苎麻最耗时的一道工序。苎麻一年内可以收割3次,其中品质最好,最能卖上好价钱的,是小满前后收割的第一茬麻,称为头麻。
达州地区的达县、大竹两县苎麻种植历史悠久。从2003年开始,蒋开燕引种了当时达州地界上最优良的苎麻品种“川苎8号”,面积接近5亩。“2005年收成好、价格高,三季麻一共卖了8000多元。”然而从2006年开始,蒋开燕再没有卖出一两麻,目前家里已经积压起苎麻4吨多。“5年来,产量从2500斤降到去年的600斤,价格从每斤3.8元跌到2.1元。”
达县经济作物推广站站长洪洋介绍,全县苎麻面积24万多亩,年产3.6万多吨,由于近几年市场疲软,苎麻积压滞销,目前达县库存苎麻4万多吨。
苎麻可多年反复收割
在上个世纪苎麻加工业发展的全盛时期,达州全市的苎麻加工企业曾达百家之多。到2007年末,全市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苎麻加工龙头企业仍有9家。在苎麻出口高峰期的2006年,达州全市以麻纱、麻条为主要品种的海关出口额曾达到446万美元,占当年全市出口总额的26.8%。
达州有关苎麻生产、加工的业内人士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导致苎麻出口萎缩;受国家环保政策约束,达州地区的麻纺加工企业绝大部分在2007年以后停工。
“再好的原料无人收购,当然就会造成低价滞销。”达县经济作物推广站副站长文世良说,“苎麻种植不同于普通农作物,它一旦播种,可多年反复收割,时间最长的达30年之久。如果要将苎麻地改种,其盘根错节,挖掘难度不亚于开荒,在农村青壮年劳力缺乏的前提下,这个繁重的体力活无人可做。因此虽然说价格低,但绝大多数麻农还是坚持种麻。”
加工苎麻属于高污染生产
“要解决苎麻销售难,关键在于如何把原料就地转化为俏销的产品。”目前在达州地区唯一开工生产的玉竹麻业老总张小祝说,加工苎麻属于高污染生产,每生产一吨精干麻将产生500吨工业废水。因为耗巨资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玉竹麻业可谓硕果仅存,我们的产品也是供不应求!”
张小祝认为,以玉竹麻业的现有规模与技术设备,只要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扩大产能,每年能消化掉3万吨左右苎麻。
12日下午,玉竹麻业临街的大门口电子显示屏上,正播放着招工广告。“公司目前一线员工近600人,打算再招200人。800名工人全部投入生产,可以达到30%的产能运转。”张小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