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中国高顺差时代或将结束 实现贸易平衡仍任重道远

发表时间:2011年04月18日    作者:朱菲娜

  中国扩大进口正成为近一段时期以来的热点词汇,分析人士认为,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速将会成为常态,中国外贸将逐步走向平衡。

  一季度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出口3996.4亿美元,同比增长26.5%;进口4006.6亿美元,同比增长32.6%。进口增幅持续超过出口。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今年一季度外贸出现六年来首次季度逆差,说明中国的外贸进出口结构向着希望的基本平衡方向发展。外贸逆差除了进口商品的价格涨幅高于出口价格以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与中国经济的形势向好、内部需求增加有关。

  中国扩大进口正成为近一段时期以来的热点词汇,分析人士认为,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速将会成为常态,中国外贸将逐步走向平衡。

  中国将更加“重视进口”

  4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式时表示,未来5年中国将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促进贸易收支基本平衡。

  当天,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也在“入世十年”论坛中提到,中国要做到两个并重——“进口与出口并重,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他表示,我国在保持现有出口和外资状况的同时,将扩大进口和对外投资。

  长期追求贸易顺差的出口导向型战略,致使我国大量货币被动发行,成为当前国内高通胀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机爆发以后,2010年,我国政府扭转了贸易发展战略,制定了“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平衡发展策略。“十二五”规划的有关条款,也暗示中国已经放弃了“奖出限进”的老思路,外贸政策正在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将更加侧重于进口。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分析,此次贸易逆差基本体现了“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政策指向,体现了我国贸易平衡的格局正在动态平衡中逐渐改善。

  商务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贸易逆差基本反映了中国外贸政策的调整,从过去单纯鼓励出口到鼓励进口、出口同时并重。现在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的资本项目和一些高新技术,有效弥补我国资源产品的不足,进口先进设备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改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同时,进口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此外,增加进口也能帮助中国削减巨额外汇储备,以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另外,老百姓富起来了,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有所增加。对此,政府可以降低关税,使老百姓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生活。

  实现贸易平衡仍任重道远

  “目前来看,短期的、有多重外来因素影响的数据还不足以说明贸易方式的转向。”何伟文对记者说。一季度进口额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宗商品的价格上升导致的,而非高端化进口的增长。受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当前进口均价普遍上涨。

  一季度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是一般贸易项目产生的逆差,这种一般贸易项目主要是铁矿石、汽柴油以及大豆等原材料大宗商品的进口。根据海关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原油6341万吨,同比增11.9%;进口额达436.91亿美元,同比增39.1%,原油进口金额远比进口数量上升快得多。在整个一季度,大宗商品进口几乎都呈现出“量价齐升”的势头。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传统制造业出口增速仍快于高新技术产业。海关数据显示,尽管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出明显增长,但是传统大宗商品如纺织品、焦炭等的出口却增幅却更大。一季度机电产品、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增速均接近30%,而增速最高的为纺织品,增长32.7%。3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同比增长甚至超过了50%。

  我国的出口旺季一般集中在7月至10月,一季度可以说是暂时性的季度逆差现象,从去年的情况来看,4月份是贸易逆差转为顺差的时期。

  结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实现贸易平衡,仍然任重道远。

  贸易顺差占比的降低表明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下降,中国经济将由外需拉动转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消费转为主导,尤其是内需消费。经济结构的转型一定会带来资源配置的转型,但在转型过程中会带来一定的问题,比如经济增长增幅的降低。

  对此,世界银行国际贸易问题咨询专家赵龙跃的考虑是:“在强调扩大进口的同时,还应保持出口的稳定发展。解决内外平衡问题,不能靠大幅降低出口绝对量,而是要大幅增加内需特别是消费的拉动力,使顺差逐步收窄,从而让外贸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据悉,下调进口关税、增加对企业进口高端技术设备的贴息投入、促进进口便利化,将是我国一揽子“促进口”政策的三个方向。另据悉,目前多部委正在研究扩大进口政策如何落到实处,主要内容包括降低奢侈品进口关税、鼓励机电等高技术设备进口、搭建中小企业扩大进口服务平台等。

稿件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作者  
·今年外贸将呈实质性增长[2011-02-15] 
·产业升级助推向好 前5月纺织业实现利润701亿元[2010-07-08] 
·丝绸自主品牌化关键在于设计[2010-05-27] 
·欧洲债务危机冲击中国出口但影响有限[2010-05-12] 
·外贸恢复:信号积极 基础脆弱[2010-04-21] 
·产销增速稳步回升 中国纺服业正在逐步恢复[2010-04-01] 


相关资讯  
·2017年1-5月份中国化纤短纤类纺织原料及制品进出口金额与贸易顺差汇总表[2017-07-21] 
·2016年1-12月份中国化纤短纤类纺织原料及制品进出口金额与贸易顺差汇总表[2017-03-13] 
·2015年1-12月份中国化纤短纤类纺织原料及制品进出口金额与贸易顺差汇总表[2016-03-13] 
·2014年1-12月份中国化纤短纤类纺织原料及制品进出口金额与贸易顺差汇总表[2015-03-16] 
·2017年1-5月份中国化纤长丝类纺织原料及制品进出口金额与贸易顺差汇总表[2017-07-21] 
·2016年1-12月份中国化纤长丝类纺织原料及制品进出口金额与贸易顺差汇总表[2017-03-17] 
相关出处  
·营收增26.1% 安踏剑指“万店时代”[2011-04-12] 
·劳动力成本上升催生最低工资“普涨”[2011-04-08] 
·缘起代持 康佰收购案遇阻[2011-03-29] 
·中国民用服装类防辐射产品受日本地震影响有限[2011-03-24]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再拾升势[2011-03-23] 
·高盛:2月实体经济增长可能放缓[2011-03-03]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