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今年射阳县棉花种植面积52.5万亩,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加8万亩,增幅为17.98%。其中棉花与麦子、蚕豆、大蒜等夏熟作物套种的47万亩,占植棉总面积的89.5%。截止5月19日,套种棉移栽基本结束,移栽的总体质量要好于上年。为避开即将到来的“三夏”大忙不利棉花田间管理的矛盾,广大棉农抓住夏熟作物尚未开镰的有利时机,随即转向田间管理,做到“六个一遍”同时进行,并对麦后移栽棉做好移栽准备。
一、移栽质量好于上年
受上年棉花市场价格高位运行、植棉收益大幅提增和今年国家棉花托底政策的影响,全县棉农更加重视今年的棉花生产,在取得棉花营养钵育苗全胜的基础上,又把提高棉花移栽质量作为保证成活率、缩短缓苗期、促壮早发的关键措施来抓。
1、适期移栽。今年全县棉花营养钵育苗苗情基础好,早、大、壮苗比例大,移栽时又都较好地把握了最佳适期。5月1日以后,全县日平均气温都稳定在16℃以上,部分植棉面积大、劳动力不足和有大蒜种植的棉农,从4日开始选用苗龄满月、真叶达到3张以上、炼苗到位红茎过半的健壮苗,对套种田进行了移栽。全县5月12日左右形成高潮,到5月10日移栽基本结束,比去年提前了7-10天。
2、适墒移栽。由于从4月1日到5月10日前后50天,全县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农田土壤失墒严重。而在5月10日下午县气象部门借助天空云层集结,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全县普降大雨,平均雨量达到33.1毫米,局部地方达到了暴雨程度。虽然使田间旱情得到了有效缓解,但有些地方土壤水份饱和。为保证移栽质量,棉农对干旱阶段移栽的棉花采取了浇足底水增墒,薄膜覆盖保墒,墩钵后再用“团结 水”补墒的方法,确保了足墒移栽。而在雨后又不急于求成,一直等到土壤完全疏爽后再移栽,基本做到了既不干栽等墒、又不拖烂移栽,较好地避免了僵苗不发状况的出现。
3、分苗移栽。今年虽然总体苗情较好,但由于播种期的先后,苗床内边口苗生长空间窄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苗床都有一些不赶趟的矮小苗。为保证在移栽后大田生长的一致性,移栽时都采用了分苗移栽的办法,做到苗龄长短分开,苗体大小分开。在移栽的顺序上,早大壮苗先栽,迟播的生长缓慢的小苗后栽。由于今年出苗率都比较高,按照原来的植棉计划,棉苗足足有余。因此不少棉农把移剩下来的小苗归并到一起,进行了二次培育,用作预备苗或扩面用苗。
4、带肥移栽。移栽时棉农都能根据农技部门的指导意见,结合自身多年积累的经验,科学合理的配置基肥品种,做到氮磷钾结合,辅以有机肥生物肥的施用,努力改善土壤的供肥条件,满足棉花苗期生长对肥料的需求,促进早发稳长。
5、移栽密度有所增加。棉花密度是产量形成的基础。射阳地处沿海,多数年份棉花生长从“芒种”到“秋分”阶段,自然灾害频发。实践证明,移栽密度偏低,群体补偿能力小,一旦遇到大灾,极易造成更大损失。而合理的密度,既有利发挥群体大应变能力强、抗灾回旋余地大的优势,又利于对温光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丰产丰收。因此,大部分棉农今年的移栽密度要比去年增加200株左右。田头检查看到,凡采用地膜移栽土壤肥力较好的一类田密度在1600株左右,中等肥力的二类田在1800株左右,这为更好地发挥群体优势、夺取棉花丰产奠定了基础。
6、地膜移栽棉面积扩大。地膜移栽棉具有早发稳长、抗逆性强的特点,是夺取棉花高产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蕾铃期自然灾害多、重的年份,其抗逆增产的优势更为明显,许多棉农从中也尝到过甜头。今年对棉花茬口预留空幅达到60公分以上的田块,90%以上的棉农都选择了地膜移栽。根据统计,今年全县地膜移栽棉的面积达到了36万亩,占植棉总面积的69%,占套种田面积的78%,比去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二、棉田管理随即进行
根据目前在田夏熟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常规的农事安排,5月下旬到“夏至”前后,将是全县“三夏”工作最繁忙的时段,农活高度集中,劳动力更趋紧张,十分不利棉花的田间管理。因此,在套种棉移栽基本结束的时候,随即转入棉花田间管理,做到“六个一遍”同时进行。
一是查苗补缺。对移栽的田块进行逐行检查,发现有断头、人畜损伤或地下害虫危害的无头苗,都进行了调换补缺,确保移栽密度。
二是膜面清理。对地膜棉移栽时形成的膜面泥土杂物,进行了全面清理,以增强地膜的透光增温效应,更好地促进早发稳长。
三是扶理前茬。对前茬作物瘫倒,影响棉花生长的进行了即时扶理,并用打桩、扣绳的办法予以固定。同时对前茬作物喷雾抗倒伏药剂,以改善棉花与套种作物共生期间的生长环境。
四是清沟理摘。为防止天气变化,特别是连阴雨的影响,对棉田“三沟”进行了清理,以使棉田一旦有积水都能即时排除,尽量减少棉苗受渍危害。
五是浅表松土。对部分常规移栽的棉田进行了浅表松土。棉苗移栽后,因浇水或下雨,都会导致钵面板洁,通过浅表松土,既可以疏通土壤空气,提高表土温度,又可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土壤水份的散失,起到保墒促长的作用。
六是防治虫害。应对棉苗移栽后苗体幼嫩,易受地老虎、蚜虫等危害,采用人工捕捉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防治。每天早上踏田巡查,对地老虎实施捕杀。特别是今年由于天气干旱,蚜虫属于偏重发生年份,在麦收前只要达到防治标准,都将即时用药。
三、做好麦后棉移栽的准备
麦后棉是指麦子、油菜等夏熟作物收获后移栽的棉花。它在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稳定、抗灾能力强等优势的同时,又有移栽偏迟、早发难度大等方面的不足。今年全县麦后棉的面积较上年虽有减少,但还在5.5万亩左右,占目前所统计的全县棉花总面积的10.5%。从近期夏熟作物的生长情况看,要到本月底才能陆续进入收割期,移栽有望要到“芒种”才能结束。应对麦后棉生长发育的特点,目前移栽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
1、苗床管理。麦后移栽棉营养钵育苗播种到目前,在时间上虽然还不到一个月,但由于播种后天气晴好、气温偏高,棉苗的生长、出叶速度都比较快。5月18日苗床所见,叶龄一般都在二叶一心以上,主茎高度20厘米左右。而离移栽还有10天左右,因此控制生长、防止窜高已成苗床管理的核心。一要揭膜炼苗。对苗床除遇到降水或强对流等不良天气外,加大晒床密度和时间,直至过度到全天候,把红茎比控制在60%左右。二要搬钵蹲苗。对苗情好、生长速度快的苗床,利用晴好天气,选择在光照又不是太强烈的傍晚进行搬钵蹲苗。搬钵时要剔除空钵、散钵和病残苗,并按照苗体大小重新摆放,即时用肥细土填实钵隙。三要喷药控苗。每个标准苗床用壮苗素10-15毫升,兑水3-5公斤进行喷雾,控制棉苗生长。
2、即时移栽。对移栽田的夏熟作物都准备及时收割,突击移栽,争取晚中争早。做到早成熟早收割,成熟一块收割一块,尽量缩短移栽期。
3、提高移栽质量。一要讲究移栽方法。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理棉幅上的残茬杂草,打塘或开沟移栽,尽量避免耕翻失墒或延长移栽时间。二要适当增加密度。麦后棉由于移栽迟有效蕾铃期相对缩短,要适当增加密度以提高有效成铃数。三要合理运筹肥水。麦后移栽棉由于苗体大,自身消耗多,加上气温逐渐升高,田间裸露蒸发量大,对肥水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要坚持施足基肥,浇足“安家水”,以满足棉苗移栽后对肥水的需求,尽力缩短缓苗期,确保一栽就活,促棉苗晚栽早醒早搭架,实现高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