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棉花质检改革在“深水区”前行——写在2011年纤检机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会之际

发表时间:2011年06月08日    作者:王渐

  “5年时间过得真快”,这是参加参加2011年纤检机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会与会代表的普遍感慨。这次会议4月20-21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参加会议的人数为历年最多。中国纤维检验局局长陆阳谈到:会议的重要性主要是基于改革走至今天,必须要全面分析问题,研究对策,部署工作,提出要求,推动棉花质检改革向纵深发展。

  作为国家重要物资的棉花,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面对“十二五”这一历史转型期,众多行业和领域都在加快改革。发端于2003年、全面启动于2005年的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前行,确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研究和解决。

  改革是一根澎湃的“血管”

  如果把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喻为棉花产业肢体中的一根血管,那么5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它是一根澎湃的血管,而纤检机构正是使它澎湃的主要动力源。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改革方案,改革指导思想是以确保棉花质量、促进市场发育为核心,完善棉花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我国棉花和棉纺织品的竞争力,推动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采用科学、统一、与国际接轨的棉花检验技术标准体系,在棉花加工环节实行仪器化、普遍性的权威检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科学权威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

  概括说,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公证检验,由以前的棉花供需双方自行检验,变为由法定的“第三方”实行公检;二是用仪器检验代替“眼观手撕”的感官检验;三是实行新的棉花质量标准;四是棉包改型,把当前的85公斤棉包,改为国际通用的227公斤棉包;五是改变棉花计重方法,实行“净重制”和“标重制”(用技术方法使被检棉花保持标准水分,从而计算棉花的标准重量);六是包包检验,逐包编码,每包棉花都标明生产商、产地、生产日期、净重、回潮率等条码信息,供需双方都可以查询;七是棉花专储,“公检”棉花可以送进指定监管仓库,防止假冒、调换。

  可见,纤检机构承担着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最核心的任务:用一纸条码,让棉包从此有个身份证,由它记录棉包生产、质量、收购、销售、库存等准确信息;用大容量快速检验仪结束中国检验棉花质量靠目测手扯的时代。

  每年新棉一下来,各地纤检机构就开始了数月的紧张奋战。从新疆广袤的棉产区,到内地诸多省份一处处远离城镇的国储库,都闪现着纤检人挥汗如雨的身影。

  从皮棉被输入加工线到最后打包出车间,整个过程仅用十几分钟。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里,棉花的质量和检验管理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张小小的条码,就是一包棉花的身份证,从籽棉收购到打包,整个过程中的主要数据都收录在微机中,并形成条码,集中在一张小小的纸条中。当棉包打好后,打码机会自动打印出4张条码,分别放置在棉样和棉包上。经过检验后条码继续增加反映棉包质量状况的几十条信息,然后与公证检验后的棉花质量结果一同自动录入全国棉花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成为每包棉花的“身份证”,便于购销双方查询,更有利于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棉花数量和质量数据。

  坐落在北京雍和宫附近的中国纤维检验局办公大楼,宽敞明亮,但陆阳局长却很少坐在办公室,因为他经常下去调研和指导工作。五年来,棉花公证检验数量从“十五”期间的1366万吨增长至“十一五”期间的2890万吨,翻了一番多,这个成绩或许是对他辛勤工作的一种回报。

  “中纤局棉处的人确实非常敬业,忙碌是他们正常的工作节奏。”河北省纤检局张书雅副局长诚恳的评价,或许可以代表各级纤检机构对王丹涛处长及属下干部恪尽职守、不遗余力工作精神所给予的褒奖。

  然而,棉花质检改革却有着与纤检机构承担的核心任务相连的更广泛内容:如推进棉花加工企业设备更新改造,促进加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加工质量得到保障;制订和完善适应仪器化检验的棉花标准和实施规范;促使棉花市场逐步规范,推动棉花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提升新体制棉花的市场认知度;提高纺织企业使用大包棉的比重……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正是改革的系统性要求纤检机构在这场改革中既唱“主旋律”,也要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唱好“多声部”。

  更为复杂的是,作为经常性的监督执法工作在这五年改革过程中不断遇到新问题,面临改革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新挑战。陆阳局长在一次报告中分析:“国内纺织业正在形成以产品档次质量竞争的局面,棉花作为纺织行业最重要的原材料,其质量水平直接关着纺织行业的发展。从生产方面看,种植品种混乱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棉花质量;从流通方面看,棉花收购前面放开,坐商改行商,大量棉贩走乡串户,籽棉按斤论价现象批边,异性纤维、混等混级现象突出;从加工方面看,加工主体大量增加,且分布多元化、分散化,加工能力严重过剩,企业质量意识不高,市场中的无序竞争、非法加工等情况依然存在。此外,我国棉花产量依然不能满足国内用棉需求,产不足需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五年来,全国各级纤检机构年均出动检查人员2.33万人(次),检查收购加工企业1.02万家(次),年均查处质量违法案件1260余件。

  如同任何深刻的改革一样,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公式也不可能是“付出等于回报”。五年来的实践表明,痛苦、困惑、两难、多难、问题等这些挑战性的字眼儿,经常出现在纤检人的眼前,刺激着他们的神经,同时也激发着他们的斗志。

  那么,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作为一根“血管”,究竟能否激活整个棉花产业链的融合体呢?

  浅滩易过,“深水区”难行

  一名英国游客搭乘美国“密西西比”号客轮出游。英国游客想恭维一下船长的驾驶技术:“您航行经验丰富,我想您一定把河中每一处浅滩都摸得很清楚了吧?”船长却说:“我为什么要在浅滩之间摸索呢?我只要知道深水区在哪里,不就够了吗?”

  尽管五年来纤检机构为棉花质检改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包括智慧和汗水,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就改革的目标而言,五年所涉过的仅仅是“浅水区”。现在看,改革之初国家所确定的要在5年内对旧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画“句号”的想法过于乐观。改革的目标这么近,又那么远。当然,今天所面临的产业的复杂局面和国内经济形势,却不是几年前可以完全预见的。“密那瓦的猫头鹰只有在黄昏时才能起飞”,黑格尔这句名言或许可以启发我们去理解5年过去了但改革目标似还遥远的现状。

  在今年初全国纤检工作会议上,陆阳局长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纤检机构棉花质检改革的五个主要目标任务:一是深化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二是公证检验影响力不断扩大;三是标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四是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五是制度保障得到加强。显然,这是务实地向最终目标的推进。

  尽管信心坚定,措施得当,但侧身期间的纤检人,都感受到继续推进改革的难度。王丹涛处长在这次会议上谈了目前存在的四个难题:一是小包棉要基本退出市场,新体制棉花覆盖大部分市场,这是当前关系到改革成败的首要问题;二是棉花颜色级分级趋于完善,替代品级的指标全面推行,仪器化检验完全取代感官检验,这是关系到完成重大改革要求的关键问题;三是新体制棉花公信力得到社会认可,这是关系到公证检验权威性和改革能否成功的核心问题;四是条形码和仪器化公证检验结果能够在纺织企业采购、配棉中全面得到应用,仪器化公证检验实现全流程运转,这是实现改革终极目标的根本保证。

  与会代表普遍认可上述分析,并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其共识是:从目前情况看,下一阶段的任务非常艰巨,困难十分突出,改革确实进入了“深水区”!

  如果说认识到“深水区”还较为容易的话,而要梳理清“深水区”中相关因素的因果关系,却并非易事,因为许多因素本来就是互为因果,交错而生,相互缠绕。从会议文件和代表的讨论中,至少有三个因素显示出十分重要和关键:

  一是棉花产业总体形势。有数据表明,我国棉纺工业连续十年快速增长,年增长约17%,用棉量在2006年就达到了1000万吨,而我国的棉花产量多年来一直在500万吨到700万吨之间徘徊,棉产不足需成为刚性矛盾。一个新的情况是,“棉价的大起大落必然带来生产的大上大下的规律打破了。”王丹涛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植棉费工和易受灾害影响的短板非常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棉价大起,生产未必大上;而棉价大落,生产必然大下。”这一因素导致在供求关系中,卖方是市场的主导,而纺织用棉企业对棉花数量的需求远远大于对质量的关注。买到棉花才是重要的,谁管大包还是小包棉。更何况,就质量来说,小包棉不等于质量差。这样一来,小包棉何年何月才能退出市场?可以包包检验的大包棉又何年何月才能一统江山?

  二是棉花质检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层面、多部门的配合推进,特别是最终目标的实现,绝不可能靠哪一支部队孤军深入能够完成。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发改委、工商部门、税务部门、金融部门、运输部门等等,都与棉花质检改革的推进密切相关。实践表明,改革越深入,部门之间的相关性越强,对协调配合要求越高,特别是面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相关部门或机构必须要据此确定对策。例如,如何对待小包棉企业,能否靠一纸文件取缔掉?如果不能,能否靠政策引导下的市场机制挤掉?如果也不能,到底要靠什么?再如,在棉花收购全面放开后,籽棉由棉农直接向加工企业销售的形式,逐步变成了个体商贩流动收购籽棉,再集中向棉花加工企业交售的现状,这使得许多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不能就近收购籽棉,而许多旧体制企业(即小包棉企业)则利用自身优势容易收到籽棉,造成了棉花资源被小包企业控制。还有,多个相关部门曾推出一些改革扶持政策,但面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形势,又如何使扶持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
三是纤检机构自身支撑棉花质检改革的技术平台也进入到必须完善的阶段。就目前来说,所谓仪器化检验还不够完全,如纺织用棉企业十分看重的品级、短纤率等指标还游离在仪器化检验之外,还是由感官检验来完成。还有,纤检机构如何使仪器化检验与用棉企业配棉系统对接起来,也成为紧迫的任务。

  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奋力前行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2010年10月提出了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理念。随后,胡锦涛在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顶层设计”这一概念做出了全面表述。概括起来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导方针,二是基本内容,三是实现路径。我们知道,顶层设计这一概念来自于“系统工程学”,其字面含义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换句话说,在系统工程学中,顶层设计是指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蓝图”,总的特点是具有“整体的明确性”和“具体的可操作性”,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按图施工”,避免各自为政造成工程建设过程的混乱无序。

  以“顶层设计”概念纵观棉花质检改革,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第一,做清醒的改革者,坚持棉花质检改革的大方向。5年过去了,棉花质检改革到底处在什么阶段?陆阳局长认为:改革处在巩固成果和深入发展的阶段。的确,纤检机构经过五年的努力,无论在仪器化检验技术基础建设、检验队伍建设、公证检验覆盖面,以及推动棉花加工企业参与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也正是这五年纤检机构的全力倾注,使得棉花产业及纺织行业认识了纤检机构,也使得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对纤检机构的工作给予很高评价。

  改革的任务没有结束,脚下的工作更为艰巨。重要的是,如何既坚定棉花质检改革的大方向,因为这关乎棉花质量监督管理的长远决策,又实事求是地审视改革的具体步骤,因为这关乎改革的实现路径。我们不需要与美国人比速度,他们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我们即便用了五年时间,也不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因为任何改革,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扎扎实实的成果。

  2004年10月的一天,在美国农业部孟菲斯棉花检验中心,中国纤维检验局检测中心副主任张保国第一次看到美国棉花分级实验室。“我感到震撼,与其说是实验室,不如说是个生产流水线,其规模与我们的实验室、甚至与我们想象中的实验室不可同日而语,其中一个实验室竟有40多台HVI。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确实在棉花检验体制上下了非常大的工夫,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他的感受,或许可以给今天参与改革的人以启发:我们要做清醒的改革者,要对中国棉花质检改革的前景充满信心。

  第二,做智慧的改革者,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科学性是决策的生命。随着棉花质检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前所未有。一方面,在棉花产业的管理上,长期以来积累了很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需要我们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另一方面,改革成果的展现可能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改革者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增强决策的科学性,调查研究更翔实,政策思路更缜密,方法步骤更慎重,把决策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例如,小包棉退出市场的问题,硬性规定几年的时间表,未必科学。前五年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再过五年就真的能够做到吗?是否退出市场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认清了它赖以存在的真正原因,取决于我们的决策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还要善于倾听真实的声音,特别是不同的声音,容纳不同的意见,认真对待、吸取少数人的意见,特别是那些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即使某些意见和观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对我们也有参考价值甚至能起到警示作用。

  第三,做敬业的改革者,齐心破解难题。尽管棉花质检改革仅仅是涉及一个或数个行业,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实表明,这一改革已经从个别突破发展到整体推进的新阶段。改革的关联性、综合性、配套性显著增强,每一项改革都需要其他部门或机构协同配合才能推进。正如陆阳局长所指出的,纤检机构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比如,我们要检验得准确,这是我们存在的首要前提;我们同时还要行使好监督执法职责,充分发挥这一管理体制的积极作用;我们还要站在大局、全局的高度,积极从多方面参与和推进棉花质检改革向纵深发展,争取为国家的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这次会议印发的7个文件,除了工作报告外,6个文件都是推进改革前行的操作性文件。由此可以看出,在棉花质检改革新的转折点面前,依然在恪尽职守,不遗余力。

  第四,做创新的改革者,打通前进路上的技术障碍。HVI这个宝贝到了中国,检验一致性的问题突出起来。原因是中国实验室的数量太多,几乎是美国HVI实验室数量的10倍。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因为国棉的区域性强,而且品种繁多。2003年3月,中国纤维检验局的同志们萌发了一个设想:能否开发一个软件,依托已建立的网络信息平台,尽可能对各地实验室进行检验水平的控制?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底,信息控制系统基本建立起来并开始发挥作用。在检验链条的主要环节中,至少对温湿度环境、校准过程、检验过程实现了实时监控。国家质监总局信息办的领导曾评价这个系统“是总局范围内最实用、最好的系统。然而,面对改革中尚未解决的技术支撑问题,如颜色级问题,陆阳局长和张克才副局长都多次强调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焦点问题,尽管我们在改革中许多问题都走在前面,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却落到了后面。

  是啊,有谁知道在改革前行的路上,还会出现什么新情况,遇到什么新问题呢?普里高津在《时间之箭》序言中第一句话就是:“时间有箭头吗?”棉花质检改革5年过去了,时间之箭已射向了未来5年,它的速度会很慢吗?欣慰的是,中国棉花产业及与此相关的人们可以依稀地听到纤检人在这条路上发出的强劲足音。


 

稿件来源:《中国纤检》杂志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新棉将集中上市,郑棉后市怎么走?[2024-09-25] 
·河北邢台棉花收购工作推迟 价格预期续降[2024-09-12] 
·9月初澳棉出口成交依然艰难 南亚询价活跃基差保持坚挺[2024-09-12] 
·印度:CCI棉花拍卖成交“快马加鞭”[2024-09-12] 
·美棉面临威胁 短期或有波动[2024-09-12] 
·棉价下跌影响利润 土耳其对中国棉花出口或将减慢[2024-09-11] 
相关出处  
·诸多品牌被曝“不合格”——内衣业:莫让文胸成为“凶”罩[2011-05-13] 
·神舟梦何时能实现——纺织业:推动以质量提升为重点的结构调整[2011-05-13] 
·并购潮来袭——中国服企:资本助力挺进国际市场的捷径[2011-05-13] 
·服装品牌、价值及服用性之间关系的探讨[2011-05-13] 
·一声“碳”息——竹纤维行业:无所不能背后的难解迷局[2011-05-13] 
·绿色消费渐时髦——废旧纺织品:全球掀起“回收热”[2011-05-13]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