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5.5%,创34个月新高,表明通胀形势依然严峻,路透调查中值为5.4%。
统计局并公布,中国5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8%,路透调查中值为6.5%;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路透调查中值为13.2%。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9%,路透调查中值为17%;1-5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5.8%,路透调查中值为25.2%。
以下为市场人士的相关评论:
--法国兴业银行驻香港分析师 姚伟:
通胀相当顽固,经济增长仍富有韧性,考察一下非食品价格,可看出通胀基础要广泛得多。所以根本上来讲,基于今天的数据,我认为没有多少理由去暂停紧缩政策。我们认为6月仍有可能加息.随时都有可能。
工业生产方面,我们已经知道背後有诸多原因--比如电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投资和零售销售数据表明,需求面放缓程度非常有限。
--新加坡华侨银行分析师 谢东明:
基本上CPI同比涨幅比市场早先预期的要低.
最出乎我们意料的是5月PPI数据.尽管5月PMI中的进口物价指数大幅下降,但PPI仍保持在高位.对于我们来讲,这表明输入型通胀或仍是中国面对的一个难题。
连同贸易数据和强劲的商品需求一并来判断,我们认为今年将不会出现硬着陆情况。不过,中国可能将是今年下半年(亚洲)地区为数不多的几个率先将货币政策中性化的国家之一。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陆志明:
虽然五月CPI同比创年内新高,而且预计CPI在未来6-7月间仍将维持在高位,不排除再创本轮新高的可能.但总体而言,当前通胀预期过于强烈.结合目前货币信贷、消费需求、国内外经济增速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等因素分析,我们预计下半年物价涨幅应该会有所回落。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劳动力成本长期看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有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然高位徘徊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胀压力在下半年调整之後仍将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下半年物价涨幅要回落到4%以下有一定难度,全年4%的目标较难实现。
前期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未来货币政策的稳健基调不应改变,但从灵活性和前瞻性考虑,应当避免"超调",下半年收紧的频度和力度可能有所减弱.中央在近期的文件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充分估计货币政策滞後效应,提高政策的前瞻性,要避免政策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
具体政策工具的使用:利率政策方面,虽然不排除年内利率提升到3.5%的可能性,但目前3.25%已经是最近10年以来的中性水平,再考虑到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融资成本大幅上升,资本流入明显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加息频度可能会有所减缓;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方面,2011年以来存准率每月上调0.5个百分点,目前已达历史高位,考虑到信贷增速放缓、票据蓄水池功能丧失、实贷实付导致银行货币扩张功能下降等流动性收缩因素,未来持续上调存准率的可能性较低,调控频率会明显放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将保持较快的升值速度,预计全年将在5-7%左右。
--光大证券宏观分析师 徐高:
CPI在我们的预期之内.我们预计CPI将在6月触顶,可能达到5.8%,然後在7月放缓至5.5%,并在8月降至5.0%左右。
PPI略高于我们的预估,结合工业增加值稳定增长来看,经济并未如预期那样降温。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增长正在逐步放缓,而消费者通胀仍得到控制。
央行本月会再次加息,但今年馀下时间不会再进一步上调。下半年不会再出现一个月调一次存准率。
随着通胀放缓,我们预计中国将在第四季转变政策立场,加快财政支出并放松信贷遏制。
--华融证券宏观分析师 肖波:
CPI数据在预期内,5.5%的同比涨幅不至于引发央行的加息动作。我们预计CPI在5-6月应该是见顶的趋势,因此市场加息预期仍然存在,还需等待6月数据公布後找到线索。
PPI受到国际油价较高以及国内先旱後涝的影响,环比上涨0.3%,略低于市场预期,预计和CPI类似,也是个见顶的特征。
国际大宗商品近期明显回落,从现在到7月中旬应继续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以及影响国内物价变化的旱涝情况。
从工业增加值看,宏观调控达到预期目标,预计会维持一段时间低位运行,在货币政策松动时才会恢复。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 聂文:
数据显示出了消费增速下降低于预期外,CPI、PPI和工业增速基本都和预期相符,说明实体经济出现缓慢回落,并未出现市场担心的最悲观预期。
消费增速低于预期与汽车增速下降以及房地产销售受到抑制有直接的关系。
未来经济仍将呈现下滑的过程,资金偏紧局面将持续,目前从4-5月份数据还难以看出经济将硬着陆还是软着陆,这取决于政策的走向.由于CPI的数据有滞後的效应,因此要警惕经济紧缩过度的风险。
--东兴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谭淞:
CPI符合我们此前的预估.预计今年下半年除了粮食供给因素外,资源价格等因素也会推升CPI,年度CPI达到5%的可能性较大.同时,6月CPI突破6%可能性亦较大.不过从季度来看,尽管二、三季度通胀压力较大,但四季度CPI料将回落明显。
消费表现平稳,但通胀压力下零售行业也受到一定影响。
总体来说,下半年宏观形势进一步疲软的可能性不大,应该将会缓慢改善。
货币政策方面,下半年不会明显放松,但加息步伐可能会相对放缓,两个月加息一次可能会放缓到三个月一次,预计6月加息可能性较小,7月的可能性则更大。
--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 胡月晓:
5月价格指标再度回升一方面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当期乾旱气候的影响,从我们的分析看,5月价格回升并不是趋势性的.CPI和PPI都超出市场普遍预期水平,说明当前价格压力依然较大,加息压力进一步上升。
从经济运行角度看,经济依然较为活跃,总体需求仍比较旺盛,但经济的动力仍然主要依靠投资,消费需求还是延续了回落的态势。我们一直认为,中国当前仍然处在经济起飞的中後期阶段,投资仍然是第一增长动力;消费需求随着系列优惠刺激政策到期,会逐渐回落。
工业生产基本平稳,说明经济体系中总需求也正常.工业增速自2010年二季末开始,已开始脱离"经济强心针"影响,回落到当前13%-15%的正常水平,并延续至今。
在经济运行平稳的情况下,经济的转型过程,必定表现为宏观过热和微观困难的矛盾现象.一方面,"三荒两高"说明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过热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经营出现了困难现象。从促进产业转型的角度,提高资金价格是有利于推进转型进程。
--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王剑辉:
5月CPI不仅没有出现极端高的情况,还略微低于预期,这还是在油价上涨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这样一来,6有月CPI再创新高的可能性正在降低,因为6月以来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是回落的,说明目前物价的整体走势还是可控的。
5月的消费数据偏低,特别是与进口的增幅不太相匹配.这可能说明进口的主要还是与投资相关的工业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超过25%,还是一个比较高的.说明在消费和出口都不是很强劲的情况,投资还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从目前的情况,加息的可能性在降低,我们认为本月内加息的可能性已经降到了50%左右,但到下周末之前,仍有可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宏观研究员 周文渊:
CPI在预测之中,PPI略微超出市场预期.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好于市场预期,和之前的信贷数据不一致。
从投资数据来看,经济并没有那麽糟糕,通胀形势比较令人担心,预计6月份CPI可能高达5.9%,短期有仍然有加息的可能。
总体来看,数据对债市偏利空一些.唯一对债市有支撑的是工业增加值数据,该数据继续保持下滑走势,但是整体影响不大.债券市场目前机构都在等待央行加息,加息後市场才会有机会。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 李慧勇:
5月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回落,通胀在加速,出现阶段性小滞胀。投资超预期加速,较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0.1个百分点料来自房地产业贡献,其馀来自非房地产行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张永军:
从数据看经济下滑的势头很明显,且有加快的趋势,工业增加值持续回落,与外需减弱及内需不振有关,考虑到5月份有假期的因素,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明显下降,而物价依旧居高不下。
虽然经济增长放缓在预期之中,且从改变负利率的角度看仍有加息的必要,但从经济大局看,数量型的货币工具运用宜慎重,力度不宜再加大.至少目前加息的迫切性没那麽大了。
--华创证券宏观分析师 华中炜:
CPI涨幅符合预期,从我们的跟踪看,目前食品价格较为平稳,非食品价格的上涨仍在持续,由于基数原因,预计6月CPI会创下新高。
工业增加值增幅较低.由于去年5月的增幅下滑较大,所以13.3%增幅意味着工业增速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这与电力短缺、去库存关系很大.预计工业增加值增幅仍会处于较低水平一段时间。
CPI接下来两个月都会处于高位,所以总量紧缩的政策取向目前还不会改变,调整的空间在于结构性的部分,例如对于中小企业信贷、税收的支持。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 姜超:
CPI基本符合预期,但我们预计并没有触顶,6月还会冲高,因此不排除收紧政策的预期。
从工业增加值来看,稍逊于我们的预期,反映出工业往下走的趋势。
--渤海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杜征征:
5月食品类价格普遍反弹,是CPI创新高的主要原因,5.5%略超市场预期中值的5.4%。
随着炎热天气的到来,蛋类需求在持续增加,肉类食品价格再创新高,但预计未来走势平稳或将是大概率事件,而根据能繁母猪、出栏量及生长周期来看,短期(1-2个月)价格仍在高位。
未来中国央行仍有可能再次加息,但时点在本月还是下月初要看6月CPI水平。
**相关背景**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近日表示,现在物价上涨的压力比较大,特别是输入性通胀压力,并重申控制物价上涨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工信部报告称,预计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左右.低于今年前4月14.2%的增速。
--商务部数据显示,5月下旬开始,食用农产品价格已小幅上涨。受近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蔓延及缺电影响,目前通胀预期已愈加复杂化。
--中国5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52.0,为九个月低点,今年以来该指数除3月份短暂回升以外,持续小幅回落,显示出经济增速呈平稳回落态势。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516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5.1%创30个月新低。分析师认为,这或可让存款准备金继续调升的步伐缓一缓,但通胀高企令加息预期仍难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