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四大硬伤制约发展 石狮服装产业谋求复兴

发表时间:2011年06月15日    作者:钟岷源

  石狮是个个性色彩浓厚的沿海城市。23年前,它从一个农村集镇一跃升格为省辖县级市,这在偌大的中国,至今绝无仅有。

  曾几何时,服装成了石狮的代名词。"铺天盖地万式装,有街无处不经商"便生动地反映出当年石狮城服装买卖的繁荣。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昔日靠"卖"服装起家的石狮成为我国纺织服装板块的重要集中地,生产的休闲装、茄克装约占全国四分之一,运动装、童装、内衣出口也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全市现有服装企业7000多家,年产值200多亿元,产量达5亿多件(套),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4000多个,另有纺织企业1000多家、漂染企业100多家、辅料企业1000多家,各类休闲面料占全国同类品种的50%以上。

  "然而,石狮服装虽然总量巨大,但其企业规模偏小,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屈指可数。原先遍及全国各大商场风光无限的石狮专店专柜早已消失,风光不再。相反地,当年尚不及石狮的温州、常熟服装,现在却如日中天。"泉州纺织服装商会会长周少雄说。

  这位被称"闽派"服装领军人物的七匹狼集团年轻的董事长同时强调说,"石狮服装业的兴衰轨迹是很明显的,它是个典型样本,对国内其他服装板块的发展很有思考的价值。"

  横空出世

  上世纪80年代,石狮服装以款式新颖、种类齐全而闻名全国。当时只有区区几平方公里的石狮城区虽是石板路和尘土路,却形成18条商业批发街、8个专业服装批发市场、8000个商铺,许多商铺还是用木板和竹子搭盖而成的。然而每天前来批发服装、小商品或慕名前来购物的国内外客商超过六七万人,"全国跑石狮""万商云集"之说由此而来。

  "那年头,凡做服装生意的,必跑两个地方,一是广州,另一就是石狮。那时的石狮市场真是充满活力,时时处处都有赚钱的机会。"回望早年石狮,周少雄无限感慨。

  石狮大帝集团副总经理吕锜谈起当年石狮服装市场的盛况时,同样不胜惆怅。"泉州服装的很多大品牌或国内一线品牌,比如劲霸、利郎、七匹狼、柒牌等等,当初都是从石狮起家的,他们的第一桶金皆在石狮挖取,即使国内的几个重点服装生产区域,早期同样受益于石狮市场。"身为新生代的闽南企业家,1984年出生的吕锜在新加坡求学六年后,目前正在继承和光大父辈的服装产业,其心态极其开放。

  事实上,当年出现"全国跑石狮"现象之前,已有"石狮跑全国"的说法。

  那个时期石狮人如何开拓全国市场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从1990年开始,这个年轻城市的年轻政府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不时组织服装厂家到全国各大城市举办服装新产品展销会,市长带队"亲征",让企业家备受鼓舞。

  从此,享誉全国的"石狮服装专卖店"或是"专卖柜"便在各大城市的大百货商店落地生根,生意兴隆,引人注目。同时,石狮人还通过海外侨亲建立外销渠道,在海外设立了1 6 0 多个商贸机构,在全国沿东北至西南的边境上设立2 7 0 个边贸点,石狮4 0 %的产品出口外销到3 0 多个国家和地区。

  "那时,政府带着我们去全国各大城市洗城,我们推销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石狮服装很快有了名气,石狮也吸引全国的眼光。"石狮纺织服装同业公会会长、野豹童装公司董事长蔡东升说。

  石狮服装产业的崛起和兴旺引发国内业界的关注,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称号,下辖的灵秀、蚶江、宝盖三镇和凤里街道办事处也分别被命名为"中国运动休闲服装名镇""中国西裤名镇""中国服饰辅料名镇""中国童装名镇"。

  光环褪色

  然而,大浪淘沙,逆水行舟,石狮的服装产业历经潮起潮落。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石狮的服装企业越来越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一枝独秀"变成"狼烟四起"。浙江温州、辽宁大连、广东虎门、江苏常熟等地的服装业迅猛发展,对石狮形成逼迫之势。

  大连1989年率先开办国际服装节,这个服装节现已成为国内行业中声誉最高的一个国际性经济文化盛会;虎门凭借地处穗、深、珠和粤、港、澳经济走廊交汇点的优势,先人一步了解到国际服装市场的动态变化,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数百个商标;常熟拥有服装服饰企业4000多家,一大批企业还专门为世界名牌加工生产。国内休闲装市场在常熟等地凭借低成本的生产挤压石狮产品的销量;正装市场的相对萎缩也促使温州、宁波等地的传统正装企业也向休闲便装转型,对石狮休闲装产业形成强有力的挑战。

  全国服装产业的格局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剧变。石狮服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市场占有率曾高达95%的石狮童装一路滑落到不足5%。蔡东升经营的野豹童装是石狮童装的代表之一。"我们从1990年开始向全国铺货,到了1998年几乎完全撤出。当时的心情,真的是五味杂陈。"

  其实,石狮服装业的老板们心里都明白市场为何转向。"过去是人无我有,人变我快,现在却是我有人有,我变人快。北边的浙江、苏南,南边的广州、深圳,他们的价格、款式、质量、面料,石狮哪一项都不占优势,甚至处于下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工作人员说。

  国内市场受挫之后,石狮服装企业把视线转向国外。然而,他们的出口服装大多以替人加工为主,"量大价贱",大笔利润都被中间商赚走,石狮企业仅获得微薄的加工费。更为甚者,不少服装进入国外市场后,大都在"跳蚤市场"贱卖,最终形成"狮造"服装只能在低端市场打转的不好印象。

  一些小企业加工的服装,因质量达不到要求或对方过于挑剔,导致毁约现象时有发生。这类制作简单的服装只好"出口转内销",却又进不了大商场,只能与其他低档服装一样或进入"地摊"或堆进仓库。

  这期间,石狮服装业不仅产品逊色,原先交易红火的市场亦受影响。对此,周少雄说,"多年来石狮用一种小城市小城镇万街都是商的小格局来营建市场,错失了兴建大市场的机会,而此时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很快形成气候,石狮呢,既没有形成大格局的市场,早年的批发市场也没有完全抓住,当国内其他服装市场崛起之后,即与石狮平分秋色,甚至被常熟、郑州超过,原先他们是二级市场,石狮是一级市场,现在位置颠倒。"

  四大硬伤

  梳理石狮服装业发展历程的成败得失,周少雄、蔡东升、吕锜等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产业成长中的"硬伤"问题。

  首先是规模问题。石狮产品受冷遇的背后是企业的"力不从心"。周少雄认为,"石狮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几十个人、几百个人的厂;而在国外或者国内更发达的地区,这种企业的规模都是上千、上万人。和国内其他地方一样,订单经济造就了生产基地,但同时也存在做大做强的瓶颈问题。"

  以往石狮的企业通过香港接单比较多,规模大一点的自己去参加各种大型交易会,直接接洽客户。现在看来,规模是一个很重要的筹码,规模太小,一个单的生产周期就长了,一个客户你做得下来,如果多几个就没办法了,到最后,原来那个都会丢掉。

  彭田村是石狮市生产运动休闲服装相对集中的地区,全村有大大小小运动服装生产企业200多家,但真正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不足10家,正可谓"星星多,月亮少"。

  其次是家族式管理问题。在谈到彭田村存在的危机时,蔡东升一语中的:石狮的服装企业大多数为家族企业,家族式管理已经成为石狮企业的"通病"。

  "他们基本上是全家上阵,兄弟当老板,姐妹管钱财,儿子管营销,关键部门都是自家人把守;他们想引进人才,又对人才缺乏足够的信任,放不开手脚让人才去干;再者就是企业各自为战,缺乏合作精神,老板之间很少交流。"

  蔡东升所说的这些当初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便成了最大的问题。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家族企业的寿命,一般为23年左右;家族企业能延续至第二代的,仅为39%;能延续至第三代只有15%。石狮的家族企业,如今正面对着这样的生死之坎。

  "家族企业要过的坎,是将家族式管理,转变为以契约和财产为基础的专业化公司。此外,家族人员参与太多,必然影响到职业经理人的发展空间。"周少雄说。

  第三是研发及创名牌的问题。设计本是服装业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之一,但长期以来,设计却是石狮服装业的软肋。石狮的几个一线品牌之间在产品风格上并无明显区别,产品的同质化导致本地区内部竞争加剧,这对整个区域产业的发展极其不利。

  品牌缺失也耐人寻味。石狮服装界对此有两个极端反应,有人为自己当年没有打品牌而惋惜;有人对品牌这个概念漠然,觉得企业没有做到那么大考虑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

  周少雄说,"以前都是模仿创品牌,找明星打广告就行了,手法比较简单。可现在创品牌,消费者看重的是品牌的内涵和文化,这就要求企业如何保证品牌的品质。"

  第四是政府的引导和推动的问题。蔡东升说,石狮的一些服装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分散精力涉足别的领域了,其实他们的基础并没夯实,结果"老本行"丢了,新拓展的项目又不顺利。对商人来讲,就是在商言商图赚钱嘛,这时政府的规划和引导就特别重要。 

  健健集团总裁助理魏然则期待政府在用工环境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前几年,石狮一厂两三百个工人集体跳槽温州,后有媒体报道"谁赶走石狮十万外来工?普遍拖欠工资酿成恶果"。对此,魏然说,"企业的行为有时是很短视的,超时间和超强度的工作就是为了更多的利润,但物极必反,最后造成石狮劳工短缺。类似这些,政府就该有力地干预,但我觉得这种力度不够。"

  从2003至2005年这段时间,石狮很多比较有名的品牌,比如斯得雅、卡宾等等,都移到广州。"作为一个城市一个政府,或有你的发展思路,但我们企业也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当我们的发展遇到瓶颈,我们需要的一些资源当地能不能有效提供时,我们就会考虑企业的总部经济要不要移出去的问题。"吕锜说。 

  谋求复兴

  如今,重振服装产业已经成为石狮眼下及"十二五"期间的"头等大事"。

  去年以来,徘徊和沉寂多年的石狮重现热闹景象。总投资20亿元、占地1110亩的国际性服装物流配送中心、亚洲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石狮服装城,历经八年建设之后,其配套及功能如今完全到位,实现了当时创建者、时任石狮市委书记、现任泉州市长李建国的初衷,即"推动石狮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营销城市的重要载体。"按规划,石狮将以"服装城"为形象轴心,重新定位为"国际轻纺城",提高区域市场的高端竞争力。

  石狮市长黄南康表示,石狮纺织服装产业经过20多年培育,目前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涵盖纺织、漂染、成衣加工生产、辅料生产、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年产值超300亿元,产业集群优势明显。

  "去石狮办服装厂,不用带什么东西,只要带钱就行了。"业内的这一形象说法,反映出石狮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下游要素齐全的实际。对此,吕锜颇有感触,他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为什么把休闲服装名城的称号给了石狮,就是因为这里有很好的产业链及市场的底子,应该说,石狮的振兴还是大有希望的。"

  据黄南康介绍,石狮率先在全省成立科技奖励基金,设立1000万元的年度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产业创新企业,对企业设立创新或科研中心的给予奖励;围绕纺织服装主导产业等,投资2.3亿元建设全国首个县级纺织服装ASP公共服务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同时,石狮作为两岸纺织服装产业对接的重要平台,正在强化后ECFA时代两岸的产业合作。

  黄南康特别强调,打响石狮品牌和打响石狮名片不可偏颇,因为走品牌之路是企业发展的捷径,而提高石狮的知名度是为了赢得企业的发展空间,两者应该互动共进,相得益彰。为此,他极力鼓励企业上市和发展总部经济,推进产业和城市的转型升级和良性发展。

  从去年10月上任至今,黄南康主持连续召开了三场企业大会,召集三四百家纺服企业,与老板们面对面专题商讨上规模、上市、创新等问题,一些配套政策也随之出台,让人感受到石狮重振服装业雄风的氛围。

  2005年加盟健健的魏然说,她是一天天看着服装城盖起来的,这个空旷的现代建筑,前些年显得冷清。"但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情况有了变化,政府的力度特别大。以前不愿搬出旧区的商铺现在统统迁移过来了,市场很快兴旺起来。还有,今年的海博会(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也办得特别好,有内容有层次,很有些国际性展览的感觉了。"

  魏然所言,吕锜同感。他说,"现在书记和市长的确常到企业调研,找我们谈话,掌握企业真实的情况,明显地感觉到政府又要把产业做大做强的一股气势。"

  不过,站立于行业制高点上的周少雄则认为,石狮服装业不仅要站在全国的角度,更要站在全球资源配置的角度来思考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毕竟,这里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跨国采购的首选地。石狮仍然有很多的机会,关键是城市和产业都要打开视野,形成大的格局,那么,石狮的前景依然光明,石狮的服装将重现风光。

稿件来源:福建日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穿”越三十余年,见证石狮服装市场成长[2023-05-17] 
·重点扶持A级企业 石狮市印染行业分级评定结果出炉[2022-09-05] 
·石狮服装业:成为“电商之都”的密码是什么?[2022-05-07] 
·石狮26家企业38组面料获47届中国流行面料大奖[2022-02-28] 
·加快建设“智造强市” 石狮纺织服装产业谋求“华丽转身”[2021-11-10] 
·石狮纺织服装产业联盟部署项目招商 努力为“走出去”大通道贡献出力[2021-08-24] 
相关出处  
·长乐纺织项目签约146亿[2011-05-17] 
·纺纱生产线规模30万锭 闽侯最大纺织企业华达纺织动建[2011-05-16] 
·永春崛起百亿轻纺城  成为沿海纺织业专业化加工生产基地[2011-04-27] 
·石狮国际轻纺城开工[2011-04-19] 
·告别123根“黑烟囱” 石狮纺织服装业迎来“清洁时代[2011-04-05] 
·1-2月石狮口岸纺织品出口货值比增七成[2011-03-31]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