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货币政策超调的言论甚嚣尘上。
6月26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称货币流动量已偏紧,继续紧缩可能“误伤”企业,并有可能引发滞胀。不过,更多的经济学家和一线的银行监管专家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和“滞胀”的看法,有些言过其实。
一位资深银行监管专家对长三角地区调研后认为,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境,但其困难状况远没有2008年那样严重,“现在银根还是合适的,不能松,否则控制通胀会前功尽弃。但到年底或者四季度,可能还要稍微松一下,而不是更紧。”他说。
交通银行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目前货币政策基调不应改变,但可以微调。下半年可以适当的提高一到两次利息。
通胀难言见顶
为了对冲过多的流动性,今年上半年央行已六度出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调高存贷款基准利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到21.5%。M2增速也从去年3月的25.52%,一路波动走低至5月的15.1%。
最近一次上缴准备金,引发了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飙涨,上周SHIBOR多项利率冲至年内最高值,7天、14天利率均破9%,使得外界对货币政策超调的担忧升级。
然而,通胀形势依然严峻。分析师普遍预计,6月份通货膨胀率将进一步升至6%。兴业银行(601166)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PPI在经历了2个月的短暂回落后,预计6月再度反弹至7.0%;CPI继5月份突破前期高点后,预计会突破6.0%,达到6.2%。
“由于基数原因,CPI在6月达到高点后会有所回落,下半年高则达到6%,低则到4%左右。”连平表示。
不少经济学家预计,下半年CPI同比回落幅度不会很大,仍可能高位运行。预计三季度平均为5%,四季度平均为4%,全年平均在4.8%的水平,将通货膨胀控制在年初政府预定目标4%以内的难度较大。
不仅如此,前述银行监管专家认为,中国通货膨胀面临着长期化的趋势:一是前几年4万亿投资带来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提高准备金率使得银行信贷投放紧张,但社会上的资金泛滥,包括典当、小贷、担保等,“所以绝不是说下半年的通货膨胀就不存在了。”
从外部环境来看,欧美为刺激经济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亦给全球带来通胀压力。
因此,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应坚持稳健并适度从紧的原则,避免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而埋下恶性通胀的隐患。
鲁政委表示,未来宏观政策应由前期的“主动收紧”转向“保持中性”,但“保持中性”不等于什么都不做,而是当新增流动性注入时,仍应继续回笼流动性;如果通胀率继续上升造成市场通胀预期上移,则应加息以保持实际利率水平的大致稳定。
他预计7月份将会有1次加息,但不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流动性紧张将较6月份明显缓解。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结构性问题
货币政策超调论者的最大论据是,中小企业生存出现困境。
浙江省金融办丁敏哲5月在陆家嘴论坛上诉苦,目前中小企业面临人民币升值、电荒、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大涨等六个难题,当地的非法融资变得猖獗。
“信贷紧缩使得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境,这是必然的,但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倒闭的情况还远不及2008年恶劣。”然而上述监管专家表示。
温州市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当前一些企业出现“关停并转”直接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的较少,更多的是企业经营不善所致。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部分企业被淘汰,完全是正常现象。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结构性问题,不过目前总量控制加剧了结构性问题。”连平说。
中金公司分析师彭文生在一份报告里指出,中小企业的现象更多的反映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金融机构将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区别对待,且货币政策对于国有部门和中小企业的影响是不对称的。“不能指望控通胀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多地需要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来实现。”
鲁政委也认为,目前工业企业的日子虽比2010年第四季度要困难一些,但总体经营状况仍在正常景气区间。仔细分析诱发工业企业出现困难的因素,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恰恰说明目前的紧缩政策仍有继续维持必要,而不是要立即放松,否则,这两方面的价格就会上升得更快。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超调论背后隐藏着一股支持力量,即贷款受到压缩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在中小企业贷款受限之前,房地产商和融资平台的贷款已受到了限制。”一位银行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