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北京一家长期为国内著名航空公司提供洗涤消毒服务的服务公司洗涤过程“偷工减料”。一名工人表示,运来的被子和毛毯看似都要洗,但实际多一半都不洗。而对于清洗的物件也仅用洗衣粉,未添加任何消毒剂。(7月11日《京华时报》)
飞机上的毛毯,竟然多半不消毒、不清洗,这样的“传奇”令人不禁想起当年黑作坊里的“哈根达斯”。这毛毯终究不是中东神话中的“飞毯”,对乘客来说,要的不是“魔法指数”,而是“安心指数”。但如果负责毛毯清洗的工人告诫你,“下次再坐飞机尽量别用了”,这对更多不知内里的乘客来说,就不仅仅是个信息不对称下知情权的问题。相对“高贵”的商品与服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是对市场规则最赤裸裸的撕裂与背叛。
大品牌栽在小作坊里,此般故事并无新意。它只不过再次说明一些最朴素的道理:比如企业都是逐利的,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这是所有企业的“偏好”,航空公司也好,洗涤公司也罢,为省钱而罔顾质量、甚至安全的大有人在。那么,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小作坊的偷工减料,而是为什么偌大的航空公司,找了这么个“不负责任”的小作坊负责毛毯清洁工作?
据说当记者将此事反馈给该航空公司客舱部后,引起对方“高度重视”,并成立调查组。然而有个细节耐人寻味:知情者透露,“听说航空公司有时来抽查,但我干了几个月,从来没见过”。换言之,要不是“好事”的记者轻易就打探到了内幕,迎来送外的毛毯的“主人”竟对真相浑然不觉。卫生专家告诫我们:毛毯等纺织品与旅客皮肤直接接触,非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必须消毒,未经过彻底消毒的毛毯有携带病原体的可能性,不同顾客使用同一条毛毯时,有可能导致皮肤过敏、性病、乙肝、流感等传染性疾病,不同毛毯相互混淆属多次污染,甚至会引起交叉感染等疾病。
按理说,航空公司在运输过程中有保障旅客安全(包括卫生安全)的义务,但如果航空公司对毛毯类问题不知不觉、或者后知后觉,乘客又怎么能分辨出哪些是“问题毛毯”?从这个意义上说,仅仅依赖航空公司的义务自觉显然是不够的,市场监管在地面上有迹可循,那么,“天上”的质量与安全归谁管?怎么管?毛毯常年不清洗,为什么不是职能部门检查出来的?推而广之,除了毛毯之外,航空食品饮料呢?会不会也存在类似隐患?
最安全的,也许是最危险的;最高贵的,也许是最垃圾的。生活中的辩证法真是令人五味杂陈。保障乘客权益,无法仅仅依赖服务方的自律。制度如果不能保障市场交易的稳定性与公平性,再优秀的记者,也不可能穷尽“飞毯”上的猫腻与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