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与中小企业倒闭有关的话题很是热闹,先是媒体说部分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倒闭潮”,接着是当地有关部门出来“澄清”,说只是有倒闭现象,但尚未成“潮”。但到底是否成“潮”,人们仍心存疑虑。这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1年7月21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的发布会会上,香港文汇报记者再次向更权威的人士——“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求证,“此前有媒体报道南方部分中小企业出现了倒闭潮,尤其是玩具、纺织等传统行业,事实是这样吗?”朱总的回答是,“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现在没有中小企业扎堆倒闭或者倒闭如潮的这种情况”(7月21日中国网)。
但对朱总的回答,记者是否接受,公众是否信服,恐怕要打个问号,至少俺对是否有“倒闭潮”,依然存疑。而存疑的原因,其实也简单,无论此前媒体的报道,还是这次朱总的回答,无论是“倒闭如潮”还是并未“如潮”的结论,依据都不充分。既然没有充分依据,让俺怎么相信?
就“倒闭潮”而言,它既是一种描述,也是个结论,还是个标准。如果真的形成了“倒闭潮”,情况的严重性不言而喻,对社会公众和社会稳定的影响,自然也相当严重。但到底是否形成了“倒闭潮”,必须有充分依据,否则,即使结论并无偏差,也有失严谨,极易误导公众。
所以,无论媒体还是社会组织还是政府,在下结论之前,都应当掌握并同时向公众提供充分的依据:企业在多长时间内倒闭达到多少数量,占到所在地区企业总数的多高比例,才可以称为“倒闭潮”;该地区目前的企业总数是多少;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企业集中倒闭;在某一时间内倒闭企业总数是多少?已倒闭企业数量占当地企业总数的比例是多少?只有这些信息充分而且准确,得出的结论才可能准确,也才可能赢得信任。无论是谁,都不能因为看到有企业倒闭,就立即做出“倒闭潮”这样的有吸引眼球之嫌的结论——这极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恐慌,甚至引起连锁反应;也不能明明已经“倒闭如潮”了,却仍然故意轻描淡写——这极易失去公众信任,而且贻误公众应对危机的时机,进而导致更大的危机,造成更大的损失。
归根结底,我们需要公开的信息,但我们更需要具体、准确、真实的信息,我们需要结论,但多们更需要有着充分而可靠的论据的结论。否则,无论什么样的结论,都不大可能产生积极作用,这样的结论,有不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