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不约而同”为哪般?——运动品牌“涨”声响起 “衣贵贵”卷土重来?

发表时间:2011年07月27日    作者:周蕊/龚雯/姚玉洁

  自第一季度上调售价之后,包括李宁在内的多个国内运动品牌又开始酝酿新一轮涨价。在棉价从高位回落的今天,“成本上涨论”已然站不住脚,但多个品牌为何仍不约而同地掀起涨价潮?

  运动品牌“涨”声响起来

  “现在的运动鞋一季比一季贵了,以前200多元就能买双国产品牌的运动鞋,现在没有300元拿不下来,和国外品牌的价差其实已经不大了。”从事审计工作的消费者李阳说。

  记者从部分国内运动品牌企业获悉,新一轮涨价正在行业内酝酿。李宁公关事务经理徐瑞坤向记者证实,李宁第四季度订货会于6月底结束,其中服装和鞋产品的平均零售定价增长均超过10%,相较今年上半年订货会8%的涨幅,成本因素令价格又走高了不少。
 

  另外,安踏公司一内部人士透露,之前市场零售价已经调整过,但鉴于安踏8月份将公布上半年业绩,目前“不方便说”,公司可能会在四季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价格。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运动品牌年内第一次涨价了。早在今年3月底,耐克“领涨”引发多个国内品牌“跟风”上调产品价格,部分产品价格涨幅达两位数,连续两次提价后,运动品牌的价格已经是“一山比一山高”。

  面对国内运动品牌掀起的这一轮涨价风,消费者纷纷表示“伤不起”,不少网友还对此进行了调侃:“李宁,涨价皆有可能”,“安踏,涨价永不止步”,“三六一度,多一块钱”……

  涨价“不约而同”为哪般?

  尽管服装企业均声称涨价源于成本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但这种“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式的全行业涨价还是令消费者“很受伤”,更让不少人联想到此前的日化巨头联手调价。消费者不禁疑问:各家企业涨价何以如此“步调一致”?

  不少品牌坚持“成本推动说”,称受到原材料、人力、商业地产推动的门店租金上涨等成本因素导致企业利润率低迷,不得不通过提价缓解企业压力。而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指出,成本压力加大是不争的事实,但远未达到将这些运动品牌逼到非涨不可的地步。

  记者发现,曾经是运动品牌上一轮调价的主要推手——“疯狂的棉花”价格事实上已经从高位回落,难以成为运动品牌涨价的理由。郑州期货交易所近交割月结算价已经从春节后的3万多元回落到2.4万元的水平,一季度支撑多个运动品牌涨价的主因已然站不住脚,国内运动品牌此时选择再度调价,令人意外。

  与此类似,作为服装原料之一的化纤价格进入第二季度后也有明显的下降。根据中国纺织网的数据,近三个月华东市场的PTA价格下降超过16%。“从2010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PTA价格走势来看,今年4-5月份处于上扬乏力的状态,这与4月份国际原油价格下降有关,PTA价格回归,同样也使棉花失去了上涨动力。相较于3、4月份的价格高位,目前PTA价格进一步回落,运动品牌现在涨价似乎站不住脚。”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的总编刘心田说。

  另外,此前“用工荒”导致江浙纺织企业用工成本大幅提高,进入二季度之后也已经维持在稳定的水平。

  “事实上,运动品牌的品牌附加值在其价格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其利润空间足以消化由于各项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各品牌选择在当前这个时点涨价,一来可以将成本压力作为理由,弱化消费者对价格上涨的敏感度,二来也能够借此提高利润率,保持领先地位。”朱庆骅说。

  屡屡提价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市场销量。以李宁为例,涨价令其今年第二季度服装和鞋类产品订货数量分别下降超过7%和8%。

  告别“被”涨价需多管齐下

  记者发现,尽管“成本推动”因素不可忽视,但细细算账,部分为了维持高利润率而涨价的企业,仅仅是将这“受不了”的人由股东换成了消费者而已。

  国内运动品牌销量的增长很大程度取决于其与国际运动品牌相比较低的价格优势,但通过几轮价格的上调,这种价格优势已逐步削弱,部分款式的国内运动鞋价格与国际品牌阿迪达斯、耐克的价格相差无几,这将使其销量受到一定的冲击。

  业内专家指出,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国产品牌要认清自身定位的目标人群,不能轻易跟风涨价,要“保质又保价”。本土品牌应对价格调整慎之又慎,不能“一线涨我也涨”。确实需要调价的时候,对调价时间、调价范围、调价区域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价格梯度,减少消费者的流失。
 

  “加快推出新品也可以提高利润率、对冲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这对服装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这不仅更容易满足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和购买欲望,加快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更能通过渐进的方式增加消费者对价格上调的接受度。”品牌推广研究机构“关键体育”总裁张庆说。

  更有专家认为,当前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在全民“抗通胀”的时代,负责任的企业除了涨价,还应该探索其他渠道消化成本,相关部门在营造良好的流通环境、为企业减负等方面也应有所作为。

  上海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晓斋等专家建议,企业要正视消费者的感受,可以通过更合理地调配广告投入和管理商场促销人员等方法来消化成本。除了传统的大卖场等渠道,企业也可以尝试网络营销等无店铺销售方式。此外,大卖场等零售终端收取的进场费、上架费、促销费等既多且杂,相关部门应予以规范。

稿件来源:新华网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三友化工等粘胶短纤企业再提价200元 产销情况良好[2014-09-11] 
·粘胶短纤提价400-500元每吨 正在逐步落实[2014-04-08] 
·粘胶短纤部分厂家最新提价情况一览[2014-04-04] 
·赵向东:氨纶涨价主因产能有限和应用开发加大[2013-09-09] 
·舒尔姿氨纶价格上调[2013-08-28] 
·诸暨华海氨纶对各规格产品售价进行上调[2013-08-27] 
相关出处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达6.4470 重现升势再创新高[2011-07-26] 
·专家:国产面料产业面貌亟待改变[2011-07-26] 
·下半年经济走势前瞻:应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困难[2011-07-24] 
·中国鞋理性重返欧盟市场[2011-07-21] 
·上半年人民币实际汇率仍有利于中国出口企业[2011-07-21] 
·上半年川鞋出口上半年呈量升价跌 每双仅卖4.6美元[2011-07-20]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