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多年前开始,众多中国企业就立下打造国际化品牌的雄心:首先实现产品市场的国际化,最后实现投资和品牌的国际化———似乎,这是一条看起来自然而然的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当海尔在美国建立工厂,当TCL收购汤姆逊,当联想以蛇吞象的气魄兼并了IBM的PC业务的时候,即使最保守的预言者也不怀疑,从长远看,中国企业成长出世界性品牌仅仅是时间问题。然而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过去的时候,我们再回头审视中国企业的成长,却发现中国企业在打造国际化品牌的路上似乎停滞了下来。
当《环球时报》主办的“环球时报总评榜”公布的“最受全球关注中国企业榜”评选入围名单时,那些在国内品牌知名度极高的制造型企业上榜者寥寥,而众多央企、金融机构、系统服务商、商业机构成为佼佼者。与此同时,每年都有更多中国企业入围《财富》世界五百强的名单,而十年前率先提出进入世界五百强时间表的民营企业却少有在其中。
从行业分布上来说,消费品领域中,民营企业和混合股份制企业的比例要比国有企业高得多,正是这些企业最早立下打造国际化品牌的雄心。在世界制造业不断梯级转移的过程中,消费品制造业也是最早完成这种转移的。按照近邻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在制造基地转移到本土之后,本土品牌必定也会随之成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规律在中国大规模地承接了世界工厂的“光荣”任务之后,似乎不再灵验。
此前,更多学者们把这种现象和经济领域的“国进民退”现象联系在一起。的确,“国进民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但这更是一个只有中国人才会关注的话题。而在外国人看来,所有中国企业都体现出极强的竞争力。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不管资本来自何方,不管在什么领域,不管是哪种所有制或治理结构,凡是在中国的企业都经历了快速增长的过程。也就是说,“国进民退”并不能解释中国企业国际化品牌成长缓慢这一现实。
这是一个我们不太情愿接受但必须接受的现实:我们曾经认为自然会发生的品牌成长之路是错误的。传统消费品领域的国际化品牌成长之路已经被堵死。中国企业必须重新思考和定位自身的品牌成长和国际化道路。
全球化改变了这一切。如今由于资本、技术的全球化,曾经的品牌大国法、德、意、美、日等国企业,已经实现了全球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它们把设计、技术、品牌营销等关键环节牢牢把控在手里,而把其他环节转移到物美价廉的地方。而在此前,更多的跨国企业是放弃过去的产业而进入新的领域,例如美国的GE,曾经涉足过工业化时代大多数的工业产品,它总是把产品线的重点转移到新的产品上。这种转移方式自然给后来赶上的日本企业带来了机会。日本不但承接了制造业基地的转移,也承接了品牌成长的空间。
品牌的全球化,让跨国公司占尽品牌的优势,它们开发新的领域却不放弃老的地盘,如德国西门子,在占据机电领域顶端的同时却不肯放弃家电领域。在服装、食品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品牌”不再是一种优秀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同的自然结果,而是成为产品本身,成为跨国公司经营的全部理由。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公司试图重复日本人曾经打造出的品牌成长之路已无可能,通过打造消费品品牌而成为世界性企业的路已经基本被堵死。
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是会打开一扇窗。近几年,中国在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是华为、东软等系统和软件提供商,是中国传播、中国北车、中国南车、沈阳机床等装备制造企业,是万向集团、福耀玻璃等零配件制造企业,是中建、中铁建等大型建筑承包商。
这些企业在它们的产品和服务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中国企业人工成本优势、学习消化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把中国人的传统优势和现实优势充分结合,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样板。它们的成功,一方面走出了依靠低价和消耗能源、资源为基础的低端制造业的瓶颈,另一方面也避开了传统工业强国霸占世界品牌的严峻现实,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建立了新路径。今后中国企业也必将在这些领域大有作为,而绕过发达国家设置的品牌门槛。▲(作者是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