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财新网报道,中国央行的一个课题组认为,当前中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已日趋成熟,建议抓住时机逐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先允许部分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试行市场化定价。由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撰写的这份题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的报告,发表于最新一期《中国金融》杂志。
点评:这篇报告在当前发布正合时宜。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火热,民间借贷利率高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反应了利率市场化。在当前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高银行收益率,长远来看将加剧银行之间的竞争,中小银行或通过利率优惠来抢占市场份额,这可能影响到整个银行业的格局变化。考虑到目前中国银行业国有银行占主导地位的特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行并不简单,短期内可能不会看到利率市场化的推行。
2. 中国央行公告,央行于昨日通过公开市场发行了10亿元的3个月期央票,中标利率为3.0801%。
点评: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净投放440亿元资金,银行间资金价格也逐渐回落。现在中国央行仍强调控制通胀的重要性,若通胀压力没有出现趋势性回落,未来中国央行仍有可能在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本期央票收益率持平符合市场预期。
3. 中国财政部网站8月4日发布通知称,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税总局7月27日下发西部地区税收优惠政策,以进一步支持西部大开发。通知指出,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同时,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点评:税收优惠政策将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向西部转移,从而推动西部大开发。目前已处西部地区的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也将因税收优惠政策而降低成本。
4. 新华网报道,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负责人4日说,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发展改革委已批准益海公司食用油涨价申请,食用油限价令终结。这种说法没有事实根据。食用油属于市场调节价格商品,由企业自主定价,并无“限价令”一说,更谈不上批准涨价申请。
点评:无论之前媒体报道的约谈实质如何,现在发改委否认“限价令”一说,益海嘉里也已经调价,可能意味着食用油价格上涨大幕已经拉开。食用油价格上调可减轻生产企业现在高企的成本压力。
5.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中国铁道部部长盛光祖日前在铁道部安全运营座谈会上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压缩工期。对于外界颇为关注的高铁建设“减速”问题,铁道部并未正面回应。但盛光祖称,要确保实现“十二五”目标。
点评:铁路建设“十二五”目标仍会确保实现,但不得压缩工期将会降低市场对铁路基建股收入确认预期,自高铁故障和动车事故发生以来,股市对此已有预期,现在盛光祖的言论只是帮助市场确认了这个预期。
6. 《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股市周四创下自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超过500点,因投资者似乎对全球决策者重振全球经济和避免欧洲债务危机的能力丧失了信心。道琼斯指数整个交易日不断走低,到收盘时刚刚脱离盘中低点。该指数收盘跌512.76点,至11383.68点,跌幅4.31%,回吐了今年以来的全部涨幅。标准普尔500指数跌60.27点,至1200.07点,跌幅4.7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136.68点,至2556.39点,跌幅5.08%。
点评:隔夜欧美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暴跌,主要原因是市场担忧经济表现乏力,而央行注水可能无法挽救局面,同时市场又因为欧洲央行购买债券而加剧对欧债危机的担忧,在两种因素的推动下市场担忧情绪升级成恐慌情绪。
综合评论:
隔夜欧美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暴跌是外围市场信心根基的动摇,根源来自于对于债务危机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担忧,这两个问题无论是哪一个暴露风险,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都难免会受到冲击,这种冲击首先来自于情绪层面,随后是金融层面和经济层面。沪深股市现在表现疲弱,依靠市场对估值底的认同而勉强支撑,如果外围市场不断恶化,而这又是反映全球风险,则中国股市的下行风险也将加剧。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